苍郁的大龙山孕育了清冽甘甜的大龙河。大龙河畔茂密的松林中有个山村叫沙坊,属附城镇管辖。沙坊村的历史很长,上溯到五代楚王马希范时代(907—960)。村中农户以精制颜色洁白、粉质细腻、久煮不糊、入口爽滑的切粉而扬名,连州人叫它“沙坊粉”。
抗战时期,水运农副产品到广州的商贩船,频繁出入沙坊与连州之间的水道。行商争相前往沙坊订货,常令沙坊粉供不应求。而作为农副产品集散地的石角,更有“没有沙坊粉不成圩”之说。
沙坊粉易运输、耐储藏,家常随意小酌,宴席精心烩制,风味各异。连州方言,祝愿日子红红火火谓之“起粉”。喜庆之宴,依例要炒沙坊粉,作为第一道佳肴上席。客人举筷之际,互相招呼:“起粉、起粉!”吉祥的祝福洋溢宴席之间。
油炒沙坊粉丝,不加任何佐料,吃来柔韧爽滑,余香满口。制作方法为:将适量的盐放入混合了食油的温水中溶解备用,再把温水泡浸至柔软的粉丝放进烧红的锅内,淋备用油水,中火翻炒,边炒边添加适量的油水,以保持锅内粉丝温润为度。炒至粉丝呈油润色,即可装碟,入席。这道佳肴至今仍是席间待客的上品呢。
沙坊制粉工艺不烦琐,但非常精细。米,要碾两遍,第一遍去米皮,第二遍去粗胚,再置大龙河中浸泡到提起来没有一滴浊水,手摸着爽滑才上磨打浆。浆以手指搓起来幼滑,不涩手为度,这样蒸成的粉皮才油润透明、洁白如纸。村中老人说,用大龙河水泡浸过的米,350克米磨成的浆便可蒸一层粉皮,别处不行。
沙坊粉传人承继着传统制粉工艺。如今,全村有12户人家做沙坊粉,年制粉总量一半供有关部门作特产馈赠宾朋。连州市红楼宾馆与该村专业户石和平订有包销沙坊粉协议,宾馆餐厅用沙坊粉作早餐招待来宾,并将它作为本地名特产送给远道来连州旅游的客人。
其制作历史也很悠久。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东陂是湖南蓝山、新田、嘉禾至
连州有丰富的汉白玉石材资源,其色白如雪,晶莹细腻,强度高,是雕塑巨型塑像和雕刻小型工
连州蜜枣:成品味美爽甜,具补气益气、滋脾胃、润心肺、缓阴血、悦颜血、通窍生津等功效。
连州山羊--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位于偏僻山区的连州清江乡,种植白肉百合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朝嘉庆年间(17
【龙须草】连州市星子、大路边等乡镇有一种岭南罕见的土壤——紫色土。这种土壤适宜生长龙
连州花肠以讲究的肥瘦肉搭配,按严格的比例加入浓酒、胡椒、白糖、盐等调料,腌制后灌入肠
狗脑煲以天麻等中药材料作汤底,加入生姜,以打火锅形式,放入狗脑滚熟即食,香滑可口,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