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米和艾草磨浆并炒熟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品,置蒸笼内蒸熟,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药草香味。分有馅的和无馅钓两种。艾米果可随意造型,可揉做牛、猪、狗、鸡等12生肖式样,也可以作成艾草糕食用。多于清明时农闲合家蒸作。现在艾米果已走上市场,当艾草生长季节,县城有多处销售摊点。
艾草的拉丁文学名为ArtemisiaindicaWilld.,为多年生草本,叶互生,羽状深裂,表面是绿色,叶背则密生白色毛;春季与地菜一样遍地丛生,茎叶均有特殊香气。辨认艾草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艾草叶子的两面颜色明显不同,还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在许多校园中,应该很容易就能找到它。就因为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在门前挂艾草当然也俱备了赶走蚊虫的作用,可见得插艾草也不只是插好看的而已。
另外,还可以把艾草拿来做为药草浴,作成艾草糕…等,用途可多着很呢!
旧时为贫民充饥度荒之物。传说晚清时期,有个姓艾的女人,人称艾嫂,开了个小茶棚摆设茶摊。为招徕顾客,就试用这种艾叶和糯米粉做成包有糖馅、形似(饣肖)子的点心应市,哪知这玩艺竟清香可口,色似翡翠,一时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一日,一儒者慕名而来,品尝后称赞名不虚传,遂问此品何名,艾嫂笑对来者无言可答。儒者见艾嫂热情和蔼又胖乎乎矮蹬蹬的,便风趣地说:"我替你取个名吧。"艾嫂点头应允,儒者戏说:"这玩艺既是艾叶和米粉做的,又形似你艾嫂,就叫它'艾米果'吧"!在座顾客听后一齐拍手叫好。从此,"艾米果"这道点心就传遍全县,成为春季应时佳点。其制作方法:以鲜艾加碱煮至烂熟,滤干水,捣成艾泥,再对半配上干糯米粉揉匀,然后分成小坯,包馅上蒸笼,旺火蒸熟即成。馅料为糖、猪油、芝麻粉,亦可用猪肉为馅(与上述(饣肖)子馅料相似)。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以大余特产南安麻鸭为原料,有清蒸南安板鸭、香酥鸭、三杯鸭、三鲜鸭掌、糯米鸭、芝麻鸭串
搪皮(也称汤皮)以大米加水磨成浆,置于簸箕内,搪成薄浆,入锅内蒸熟即可食,可随意加佐
江西赣州美食:生焖鸭。每年入夏以后,便是仔姜、仔鸭上市的季节,而生焖鸭的主要原料就是
大余金边瑞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余是“中国瑞香之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八十里平
属大余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待客佳肴。此酒香甜可口,活血补气。采用的原料是由薯莨(
包芭蕉米果(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
用大米和艾草磨浆并炒熟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品,置蒸笼内蒸熟,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药草香味
属大余传统风味名点。用精面粉、猪膏油、鸡蛋精制而成,并配以鸡腿丝、火腿丝、*烧肉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