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宁县小粑粑馅子的香味十分诱人,表面和软,底面焦黄香脆,吃起来清爽可口。
威宁小粑粑是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一种特色食品,是入选《中华食文化大辞典·黔菜卷》的著名特色小吃。
主要原料:
威宁小粑粑是精心选制本地土特产荞麦及火腿作为材料精制而成。荞麦是面皮的主要原料,火腿是馅的主要原料。
面皮的主要制作方法:
先把荞麦碾成面粉状(也有的直接用面粉来做,但味道不如荞麦面做的),将荞面和水做成面皮,切割成约35-45厘米大小的圆形状。
馅的制作:
把切好的火腿、豆腐、腌菜、葱姜蒜辣(馅的成份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加入不同的成份)等用油炒好就成了馅。
威宁小粑粑的制作过程:
面皮和馅制作完成后,将炒好的馅包进面皮里去,然后将小粑粑放进锅里,圆放成几圈,锅底放点水,盖紧锅盖,不让漏气,直到锅里水烧干、稍候片刻,小粑粑里面的油浸了出来,锅底就有了油炸的响声。这时小粑粑也就做好了,馅子的香味十分诱人,表面和软,底面焦黄香脆,吃起来清爽可口。
如今,历经几十年的岁月,威宁小粑粑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当地最具风味的特色小吃之一。

威宁县的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种类有1500多种。生长在凉山庄

原料:威宁荞面250克,白米饭250克,熟威宁火腿50克,青、红辣椒100克。调料:

“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这是一句赞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

威宁县小粑粑馅子的香味十分诱人,表面和软,底面焦黄香脆,吃起来清爽可口。威宁小粑粑是

威宁火腿是贵州的传统特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早就闻名海内外。威宁海拔2000多米

威宁白萝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威宁白萝卜是贵州毕节威宁的特产。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现辖行

威宁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秘

威宁荞酥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精美的威宁荞酥威宁荞酥以苦荞粉面为主要原料,加白糖、红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