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崇阳镇人氏聂福轩创制因基时摊位设于正东街天主堂侧,故名“天主堂鸡片”。选料严格,注意火候,刀工精细,调味独特,色、香、味俱佳。制作时选不足一岁的肥嫩公鸡,杀、烫、剖、蒸(不煮)均自有路数,蒸熟切片将盘后,沿盘放入窝油,抖上花椒面,淋上芝麻酱和红油,然后撒上白糖,上桌后边拌边吃,鸡片大张薄叶,细嫩入味,麻辣醇香,独具风味。( 崇州)
崇州市桤泉镇是有名的“红提之乡”,目前年产红提葡萄可达600余吨。桤泉镇从2002年
崇州牛尾笋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崇州牛尾笋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崇州市文井江镇、三郎镇、街子
叶耳粑——本世纪20年代怀远一宗姓老人创制,时名野棉花卷子,俗称艾馍馍。采用大米、糯
崇州郁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郁金为崇州特产,主要分布在金马河流域与羊马河流域两岸的
崇州乌梅,怀远乌梅也是崇州农产品“一绝”。每年1万亩,正常年份每亩可产大约2000斤
产于山区的苟家、万家、三郎、街子等乡镇,由山民们传统手工腌制而成。因为高山气候的关系
清朝后期街子场汤长发老人创制。采用上等面粉、白糖、冰糖、菜油、芝麻等为原料,经制皮、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37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其所产的黑香糯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