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排骨
“百年老号,巴蜀一绝”,“廖排骨”源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历经246年的品尝,廖排骨依然令人回味无穷。廖排骨是先祖们用独创的卤制手法及配方制作而成,在古绵州独树一帜。
余幼习家传厨艺,曾屡下云、贵等地,遍访名中草药郎中,把草药与我们的食品技法合二为一,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集口味、食疗、营养为一体的“廖排骨”得名于绵阳市首届食品文化节,由于独具特色的制作手法和不可模仿的味道,被绵阳人民誉为“涪城一绝”。
它突出的“色、香、味、意、形、鲜”非常适应全国任何地方。其绝妙之处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一、加工手法:采用蒸气熏透法,糖汁煎熬法,不流于俗套,区别于传统。
二、香药配方:系常人无法想象之配比,无法模仿。
三、现场制作:透明度强,完全将化学及工业制剂排斥。
四、食疗特效:纯天然绿色配料,含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等营养成份。
五、最绝妙之处是百年老卤汁。由于其年代久远再加上行内人士不断锤炼,其价值不亚于软黄金。
改革开放以来屡屡获得多项大奖及荣誉称号。在首届四川食品节上,一举夺魁,在第四届、第九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中,荣获地方“名特食品”及“风味小吃”金奖,在市级、省级评选活动中获“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92年9月在成都文化宫举行的“首届巴蜀美食节”、“熊猫节”上勇夺金奖,2001年7月再度荣获由成都市政府颁发的“成都名菜”荣誉证书,2002年7月在全国食品评比中获“中国名菜”称号,2003年元月获“全国绿色餐饮企业”称号。并且是全国卤制品行业中获国家发明专利技术的食品。
廖排骨“百年老号,巴蜀一绝”,“廖排骨”源于1758年(清乾隆二十三年),历经246
银耳又称白木耳,为银耳科、银耳属。它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又是一种九负盛名的
川式清汤丸子,汤菜,咸鲜味型。特点:汤清柔嫩,丸子浮于汤面,味鲜而有清香,吃时蘸酱油
盐亭羊肚菌属于马鞍科羊肚菌属,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常见的羊肚菌菌盖长、宽各4-6厘米
四川红烧丸子的原料:4by猪肉、盐、酱油、小白菜心、葱、味精、菜油、鸡蛋、胡椒面、水
它属伞菌科,夏秋生长,单生、散生、群生,秋季生长更多。子实体伞状,白色、褐色、红色,
木耳俗称黑木耳,为木耳科木耳属。黑木耳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它营养十分丰富,蛋白
盐亭县八角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9月,主要从事花椒种植、收购、保鲜、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