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居炒肝店是由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业的会仙居与1930年创业的天兴居于1956年合并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的历史。两店合并后,为了保持北京炒肝的风味特色,特由原会仙居的老师傅掌灶,博采两家优良的传统制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才使北京炒肝继承发扬。
北京炒肝历史悠久,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后语。吃炒肝时应就着小包子沿碗周围抿食。清代炒肝的制售者有铺面和肩挑两种。
原料[花椒][黄花][香菜][木耳][口蘑][姜末][酱油][精盐][味精][明矾]
自汉代以来一直采用的阴历纪年,把一到三月算做春季,四到六月为夏季,七到九月为秋季,八
景泰蓝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用紫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
产于北京。清朝道光初年。北镇城内有个杨老汉带着两个儿子做加工肉制品的生意。开始他们经
豆汁这东西,不要说是外地人,就是自称是“北京人”的新北京人(49年以后迁居北京),都
硬面饽饽是过去北京小吃中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也是常见品种。由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生活
北京特产—八宝饭,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将糯米蒸熟后,与白糖、猪油和开水和匀。
典故:王致和臭豆腐的“出世”是偶然的。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仙源县赴京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