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尾部。据《卢溪通志》载:“小石螺,生于国恩寺后溪涧中,去壳用酒浸食,味甘,利小暑及热病。他产或有相似的,味之始知其别异。”
今天,以小石螺为原料做成的“白饭仔老鸡煲山坑螺”、“黄儿菜老姜煲穿笃螺”、“生炒穿笃螺”等美食,已成为新兴农家菜的上选菜式。食客们除了享受它的鲜美,更看重它祛黄湿、疏肝、消食的食疗功能。
相传,这种体态特异的小石螺,还与六祖惠能有一段渊源。相传六祖惠能年少时在龙山后山打柴,碰到一位少女在小溪旁敲打小石螺的螺笃,于是上前问道:“姑娘为何要敲打这些小石螺呢?”少女回答:“敲穿了螺笃,加姜、葱、油、盐、紫苏等炒熟了,吮吸一下,肉就全出来了,味道可鲜美啦。” 六祖惠能听后劝道:“万物皆有灵性。你忍一下口,全部放生吧,或许它们能生还呢!”少女听了顿生恻隐之心,于是把小石螺全部倒入溪中。说也奇怪,这些被敲掉了尾部的石螺竟然存活下来,繁育的后代也都没有了尾部,于是便有了今天这道人们饭桌上的佳肴——山坑螺。
位于新兴江上游的四甲河,发源于天露山脉的锦山。俗称锦水,后统称为西河。从四甲河起,西
新兴瓷器新兴县陶瓷资源丰富,新兴县新江瓷厂创建于1956年,是一间有40年历史的全民
新兴排米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特产——新兴排米粉,是广东省最早生产并出口国外的排
六祖禅茶小档案产地:广东新兴县品种:乌龙茶,由台湾引入种植,科学改良后成一种叶大和叶
相传当年武则天派遣大臣前往新州礼拜六祖,当地乡亲以柑相赠,大臣回京后献给皇帝品尝。武
小石螺,又名山坑螺、穿笃(新兴土语,意为底部、尾部)螺。这种螺生命力极强,而且都没有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我省的不少大学、研究所等单位和部分生产场,进行了不断的研究,育成了
新兴花白猪因其头、背、耳、尾有大片黑、白分明的花斑而得名。早在明洪武年间(13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