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聊城所产毛笔有200余种,大小不一。按规格区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可写3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按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狼毫”、“兼毫”、“七紫三羊”等等。聊城毛笔,除少数纯羊毫楷笔外,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国时期“韦诞法”制作,经过72道工序,方为成品。其特点是外型美观、刚柔相济、吸墨性强、经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笔所特有的“尖、齐、圆、健”4德,是书画之佳品。1955年曾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一名。不仅畅销国内,而且曾5次经青岛、上海、广州等口岸销往香港、日本等地。著名书法家舒同、杨萱庭都曾用聊城毛笔写了不少佳作。
相传面塑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群雄割据,战火四起,遍地狼烟。尤其野狼经常朗庄面出没伤人
被老舍先生誉为“聊城铁公鸡”的魏氏熏鸡,是北关魏永泰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创制
八批馃子是一种两端相连、椭圆型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
龙凤双腿是中国菜系鲁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龙凤双腿以鸡胸脯肉为主要材料。系高档
酥枣是东昌传统名吃,由一位浙江潘姓老艺人创制于清代,迄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潘家最
鲁西黄牛,产于鲁西平原,聊城饲养较多,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即有饲养,主要分布在东阿、阳
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