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舍先生誉为“聊城铁公鸡”的魏氏熏鸡,是北关魏永泰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创制,迄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当时聊城紧靠运河,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为便于扒鸡运销外地,魏家扒鸡店研制成这种能够长时期保存的熏鸡,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二月成批制作,供全年销售。魏氏熏鸡选料精良,制作精细。熏鸡选用外型丰满、肉多肥嫩、体重2至3年斤的一年左右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击在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物,放在锯末烟火上熏制而成。经熏制的扒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可存一年左右不变质。这种熏鸡,形美肉嫩骨酥,色鲜味美,入口余香深长独特,既可下酒,又可佐茶
远香斋魏氏熏鸡由聊城魏兆松始创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驰名于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因当年运河水陆交通便利,得以畅销省内外。制作时,选用外形丰满、肉多肥嫩、体重1至1.5公斤的当年生无病活鸡,先加工成扒鸡,再向腹内装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药料,放在锯末(木屑)烟头上熏制。经熏制的扒鸡色泽栗红,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肉嫩骨酥,原汁原味,肉质梗韧,香而不腻,嚼后有余香,四季皆宜食。吃时泡洗蒸透,顺丝撕食。可存1年左右不变质。堪称上等美肴和馈赠佳品。
龙胜斋魏氏熏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无弹性、药香浓的品质,形成了柔嫩骨酥、 色鲜味美、入口余香深长的特色。龙胜斋魏氏熏鸡店先后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 魏永泰”、“龙胜斋”商标。不断提高产品包装水平,推出礼品袋、礼品箱和真空包装。先后被评为:1991年 广州商品交易会最佳地方名吃,1997年中国(济南)旅游博览会优秀旅游商品,并被辑入国际旅游宣传片《风光旖旎话聊城》专辑。远销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
东昌府区沙镇镇黄屯村具有千年传承历史的郭氏米酒酿造工艺,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批馃子是一种两端相连、椭圆型油炸的小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
也称蚰子葫芦。独特的传统工艺品,兴盛于清末民初。当时,聊城蓄养蚰子的风气甚盛,蚰子葫
相传面塑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群雄割据,战火四起,遍地狼烟。尤其野狼经常朗庄面出没伤人
东昌府区供奉的“神”多数是泥做的,这促使当地产生了很多造诣高超的泥塑艺人。从各种人物
1935年的一天,老舍先生在青岛与肖涤非教授下馆子小酌。肖教授带去一只聊城熏鸡,当下
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
鲁西黄牛,产于鲁西平原,聊城饲养较多,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即有饲养,主要分布在东阿、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