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先杀鸡后去毛,从背部开刀,再斩去足爪。接着整形,用毛巾包住鸡,再用刀背把腿骨砸碎,两翅往背上交扭起来,鸡头从背部开刀处寒入腹内,用线绳以翅和腿的部位绕身捆扎一圈。然后把整形好的鸡投入七成熟的花生油中炸至皮紧,但保持鲜嫩,不能变色,再接着煨制,葱结、姜块、陈皮、红辣椒干均用油炸香。黄枝子用刀背砸碎与全部香料用纱布包起来。锅中放入骨头汤和老卤,加入香料包、盐、料酒、白糖,把鸡放在汤中,小火煨4小时左右。最后把土豆去皮切细丝,用水氽过后下油炸至七成熟捞出。加精盐、味精拌匀,铺在大鱼盘中,摆上几颗香菜;雪梨去皮去核,用凉糖开水浸过,捞出控干水;西红柿果剖开。再用雪梨、西红柿绕盘边间隔地摆一圈,在发梨、西红柿上分别放上油炸花生仁和白糖。然后用锅铲把鸡捞起放在盘中间,去掉线绳,按口味刷上香油,即成肥鸡。
特点:制作精细、外形完整、美观大方、质地软嫩、香气扑鼻、肉质烂嫩。
江西大余是世界着名的钨都,并素有“梅花城”之称。此菜因此而得名。它的烹制系采用本地经阉割后饲养的肥壮雄鸡,通过宰杀、整形、过油、煨制四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梅城肥鸡”以制做精细,外形完整,香气扑鼻,肉质烂嫩,整只上桌而驰名中外。它的烹制系采用本地经阉割后饲养的肥壮雄鸡,通过宰杀、整形、过油、煨制四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梅城肥鸡”以制做精细,外形完整,香气扑鼻,肉质烂嫩,整只上桌而驰名中外。此菜色泽微黄,香气扑鼻,味道浓厚,外表完整,质地软嫩,美观大方,是有名的佐酒佳肴。
以大余特产南安麻鸭为原料,有清蒸南安板鸭、香酥鸭、三杯鸭、三鲜鸭掌、糯米鸭、芝麻鸭串
春节前加工制作,是本县传统风味小食品,相传明代曾被列为地方土贡。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
赣南的荷叶肉是用荷叶垫笼底,大块肉蘸香料、米粉放在叶上蒸熟后,又用荷叶一叶包一块肉,
以上好的糯米用水浸透后蒸熟,置石臼中用木槌打烂、揉成小团,拌上芝麻、白糖,香甜可口,
属大余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待客佳肴。此酒香甜可口,活血补气。采用的原料是由薯莨(
大余金边瑞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余是“中国瑞香之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八十里平
用大米和艾草磨浆并炒熟制成各种形状的果品,置蒸笼内蒸熟,吃起来,有一股独特的药草香味
包芭蕉米果(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