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焦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西山焦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西山焦枣产于九华山之脉的棠溪镇西山村,始于五代十国,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据《贵池县志》记载,从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起,西山焦枣就被列为贡品。
枣林座落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这里土壤疏松,云腾雾涌,生产的鲜枣皮薄肉厚,个大核小,形似冬瓜(又称冬瓜枣),是制作焦枣的上等原料。尚存一百余株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枣树,依旧生机勃勃,果实累累。
焦枣由鲜枣经过凉晒、清洗、薰蒸、烘干等传统工艺精心制作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属纯天然绿色食品。成品焦枣色如紫金,形如玛瑙,柔软鲜嫩,甘甜溢香,可谓色、香、形、味、质俱全。专家研究发现,枣中糖分(原糖)及维生素C、E、P含量高,富含硒、铬等微量元素,具有抑制癌细胞扩散,降低血压、扩张血管、滋阴补肾、养颜润色、延年益寿之功效,营养价值远高于普通的红枣、蜜枣和金丝小枣。
当地谚云:西山焦枣,贵池之宝;色如紫晶,形似玛瑙;风味独特,国内稀少。
西山焦枣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棠溪镇西山村、东山村共2个村现辖行政区域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安徽贵池西山焦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的报告》,贵政秘〔2014〕93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753-2012《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焦枣》
深渡包袱是徽州风味小吃名品。深渡是池州市的一个古渡口,由浙江方向出入的客商大多经此渡
“桃花流水鳜鱼肥”。贵池盛产鳜鱼,历史悠久,梁昭明太子食秋浦河鳜鱼,盛赞“水好鱼美”
紧依佛教圣地九华山的贵池区梅村镇,生态自然条件优越,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盛产珍珠菜、蕨
杏花村街道长岗社区于2008年成立了“池州市长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葡萄种植户
乌沙小花生是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的特产。乌沙小花生果型小巧玲珑,果壳光滑亮泽,果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玉”产自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山麓,拥有山川之秀美,
霄坑绿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霄坑绿茶产自全国绿化千家村、省百佳生态村的梅村镇霄坑村
我国枇杷中的一个优良品种,产于池州市贵池区,一带群山环抱三个大面积的深水潭,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