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民间鼓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城民间鼓乐是我市现存传统的民族民间器乐乐种之一,俗称“鼓乐班”或“鼓乐房”,是以吹、打乐器为主要配置形式的民间器乐合奏,多由民间艺人、民间音乐爱好者组成,在民间的婚、丧和开业祝寿等场合演奏。
作为辽宁鼓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源地,早在2006年,辽宁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海城鼓乐受中国音乐学院的邀请,派10名鼓乐表演者以及两名高跷表演者前去北京表演,并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交流。
信息来源:“中国海城”政府门户网站
信息来源:“中国海城”政府门户网站
小白皮酥在清道光二年(1822年)传人海城,延续至今。这种糕点外皮为水面油酥,内有馅
九龙川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九龙川香菇九龙川香菇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1100亩
东北大米海城市出产优质东北大米,米粒外观整齐白亮,米质口感味浓纯正。经国内外粮食主要
海城被称为世界“镁都”,海城菱镁基地以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精深加工为特色,以镁合金、
颇有名气的海城大蒜,是辽宁省海城地区经过多年培育出来的地方优良蔬菜品种。海城市的耿庄
感王韭菜是原产于辽宁省海城县感王乡的菜蔬佳品,在我国东北地区名声日盛。感王韭菜的特点
海城南果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果梨俗称安果梨,属于秋子梨系统,是海城特产。果重约5
1906年,海城县回民马德昌和汉人毛香伦,分别在县城火神庙街经营馅饼。马德昌经营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