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团本是藏族面食品。藏族“少年”中唱到,“油泼辣子油泼蒜,热热的吃上个搅团。”形象地描绘了吃搅团的情形。武威历史上藏汉杂处,凉州的山药搅团,是从藏族搅团转化而来,做法已不大相同。
凉州的山药搅团,是将山药洗净并去皮,切成小方块,放入锅中烧煮至完全化成粉,调入适量食盐和其他调味品,然后徐徐撒入小麦或荞麦面粉,边撒边搅,顺逆旋转。“搅团若要好,三百六十搅。”搅的功夫,在做搅团时显得尤为重要,搅动的越快越多,搅团质量就越好,能够使面粉迅速、均匀地融于粉化了的山药和水之中,防止结面疙瘩。此时,火候亦很重要,需用文火,以不使搅团焦糊为宜。直到稠硬结成团状后,停止撒面和搅动,稍捂片刻,面粉熟透,山药搅团也就做好了,柔而有筋,软绵可口。
山药搅团做好后,舀进碗里,调入油泼辣子或油泼蒜泥等佐料,配以家腌酸菜,浇一点浆水,趁热吃下,滑溜爽口,鲜香皆备,是风味独特的农家美食。搅团一定要热热的时候吃,味道才美才足;如果稍凉,则吃起来有时会被噎,逊色多了。
山药搅团是凉州农村的家常便饭,四季皆宜,而冬天更为普遍。城里人偶尔也尝尝鲜,调剂饮食,改换口味。
城关镇:凉州皇台酒、工艺地毯有名。
大柳村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北角,武下公路9公里处,属于井泉灌区。全村7个村民小组
凉州黄白花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凉州黄白花牛凉州区养牛协会武威市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和
“凉州熏醋”是西北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的桌上调味品。武威益民食品厂生产的“云晓牌”凉州熏
“奔马锅巴”的大家族,如果中国的锅巴来自陕西和四川成都,那么甘肃的锅巴则始于凉州。武
“凉州八景”以雷台、文庙、天梯山大佛、白塔寺、古钟楼、罗什寺、海藏寺、古城楼等为主题
“过了五端阳,小麦大麦梢子黄。”农历五月的凉州,田野处处麦浪翻滚。凉州新麦的做法独特
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下雨天,小孩子常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