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族咕嘟酒是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的特产。怒族咕嘟酒的酿制法,其第一步与羌族的蒸蒸酒基本相同,即将玉米粉制成酒。其特点表现在饮用时先将坛中的酒同酒糟盛一部分到盆中,加入适量开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滤去渣,饮其汁。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人口27123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 坪县,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的 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 族交错杂居。
怒族习惯于日食两餐。其主食绝大部分以玉米为主。玉米的食用方法从爆米花逐渐发展为煮焖成咕嘟饭(类似玉米面稠糊)、包谷稀饭,做成包谷粑粑,石板粑粑最有特色。少数信奉1教的怒族也吃酥油糌粑。
怒族喜欢饮酒,也擅酿酒。怒族的酒主要有“咕嘟酒”、“浊酒”和高粱酒等。
“咕嘟酒”用“咕嘟饭”(用玉米面和养麦面制成,似年糕)酿制。其做法是将咕嘟饭晾凉,拌上酒曲装入竹篾箩里捂好,几天后发出酒味,或渗出酒液装在罐子里,密封十几天就成了。吃时先用笊篱过滤,再兑上一点冷开水,加一点蜂蜜或甜味剂,略酝酿几分钟,既可饮用。这种酒香甜醇厚,是怒族酒中的上品,即可解渴,又有滋补健身之功效。
酒是怒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饮料,更是他们待客的必需品,贵客光临,必以酒相待。他们的饮酒方式一般是边饮边聊。在比较欢快热闹的场合,不论男女老少,如果将某人视为知己时,便要与他喝“同心酒”,所谓的同心酒不是酒,而是一种饮酒方法,即两人腮贴腮、嘴挨嘴,一手搂肩,一手同端酒碗,仰面同饮,一饮而尽。置身于这种情深意浓的场景.即使是平日滴酒不沾的人,也难以推脱。因为只有喝了这同心酒,你才算怒家人的真正朋友!
又名白毛耳。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草藤伏地而生,长达丈许,藤上长有多片幼苗,叶面深绿色
越西虫草子座多分支或者单生,细长而坚硬,直立而曲折,由寄主口部伸出,高20—30厘米
北关公园为北滨公路上最佳风景区之一,其南方300公尺处即梗枋渔港,“北关餐饮中心”内
各少数民族同胞,大多数都有烤全羊的习俗,这可能是从古代围火烧烤猎物演变而来。漾濞彝族
屏东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下淡水溪东侧。该县因多产凤梨而被称为“凤梨之乡”。
全鸡是我们这里的传统食品,这几年几乎将要失传了,是民间的十全大补。大病初愈的病人,生
每到傍晚,在保靖的大街小巷里常能看到一伙伙人围在一个小摊前,等候令人垂涎欲滴的肉串出
小时候,每逢家里有喜事或者过年过节,母亲都会做一盘黄金衣,摆上桌的时候还要大声说“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