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麻,俗称青麻。种植历史悠久,据旧《灌阳县志》记载,1750年前已有苎麻种植。公元1800年前后从临桂县引进绿白麻种植,二十年后这个品种在县内成为主要苎麻品种。后又从平乐引进黑皮蔸种植,逐渐取代了绿白麻品种。民国时期苎麻种植较多,1949年全县达2710亩,总产量9.65万公斤。解放初期有所增加,1957年全县种植面积增至5966亩,总产16.43万公斤。60年代后,因扩种粮食作物,苎麻种植面积减少。80年代后逐渐恢复,因价格看涨,1987年种植面积达12317亩,总产88.84万公斤,为解放以来最多的一年。后因价格下跌,1990年仅有2355亩,总产为17.42万公斤。
县内种植的苎麻,纤维支数高,1986年经湖南株州绢麻厂化验,黑皮蔸苎麻的纤维支数达2200支以上,因而历来比较畅销。解放后,1953年由外贸部门收购出口苎麻10.83万公斤。
1960年出口75.15万公斤。县供销部门从1952年开始收购到1990年,共收购苎麻482.41万公斤,平均每年为12.37万公斤,其中1987年收购76.84万公斤,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红薯采收后,不少农户为红薯出路发愁。其实红薯加工前景广阔。如用红薯烤酒,酒醇味香,在
桂林水糍粑是将上好糯米蒸熟后杵打成团后入笼蒸熟而成,里面要包上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
千家洞粽子,以其所用配料不同而味道各异,有豆子粽、板栗粽、莲蓉粽、裹蒸粽、三角粽等。
红辣椒是灌阳的特产之一,又叫朝天红辣椒,果实光亮质量好。新圩乡红辣椒的特点是肉厚、香
黑宝石李,原产美国,8月下旬成熟,果扁园形,紫黑色,单果重120g,可溶性固形物13
县内水车乡是桂林地市陶器生产基地,被誉为“灌阳景德镇”。这里陶泥质量很好,从1762
灌阳的最有名的小吃之一。灌阳的油茶也叫“炒米茶”,顾名思义“炒米茶”就是以炒米为主打
灌阳雪梨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灌阳雪梨为我国南方梨的优良品种,是广西灌阳县的名特优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