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猕猴桃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的特产。祁门猕猴桃“祁门9号”其特点是:汁多、皮薄,酸甜可口,风味殊佳。而且是真正来自大自然的绿色食品。
猕猴桃,祁门人习惯上称作杨桃,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来黄山,曾对猕猴桃作过一番研究,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中南部,是当今世界上时兴的水果。它果味酸甜,营养丰富,据科研部门测定,猕猴桃每百克鲜果约含维生素C达100—420克毫克,最高可达1000毫克,比梨高10倍,比苹果高40倍,比葡萄高50倍,并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猕猴桃汁还能阻断人体内致癌物质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从而防止这类物质所引起的肿瘤。所以,人们将它誉为“水果之王”。
猕猴桃全身都是宝,果实除可食用外,还可制果酱或酿酒;根入药,有清热利尿、散淤止血之功用;叶能止外伤出血;树皮和髓可造纸。
祁门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都适宜猕猴桃的生长,县内有丰富的野生猕猴桃资源,年可采量在100万斤以上。每年白露过后,深山野坳、田头地角,到处都有猕猴桃长长的藤蔓,垂挂着一串串铃铛般的果子。尤以生长在赤岭、历山、牯牛降等高山区的“黄心杨桃”最为香甜,有“十月杨桃赛荔枝”的说法。
1983年,安徽省农学院将祁门猕猴桃命名为中华猕猴桃-“祁门9号”。其特点是:汁多、皮薄,酸甜可口,风味殊佳。而且是真正来自大自然的绿色食品。
祁门盛产瓷土,但在古代,瓷器生产却不多。据考证,祁门生产瓷器至少始于明代,在《中国瓷
腌齑与黄齑一样,也是祁门特色土菜。说起这两种土菜,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是古代有个祁
徽州杂色类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据传说,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
面粉煎炸小河鲜鱼乡间的河鲜鱼味道特别鲜美,小河鲜鱼其味更鲜,烧汤炖豆腐已是大家熟知的
徽菇是徽州香菇的简称,为我国最负盛名的四大名菇之一,1990年12月全国香菇专业会议
黄齑煮笋是祁门名菜,其做法是选取较嫩的白菜,洗净后用清水煮开,注意不可太熟,捞出冷却
臭鳜鱼俗称“桶鱼”,和中和汤一样,也是祁门的一大名菜,不但大多数祁门人爱吃,而且外地
观音豆腐、楂子豆腐与苦槠豆腐名为豆腐,其实与豆类无关。观音豆腐又叫草豆腐,其来历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