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蜜饯
玉溪市的冬瓜蜜饯,形状和色泽与水晶无异,被誉为“水晶蜜饯”。吃起来清凉爽口、脆嫩无渣。甜而不腻,并有生津、润肺的功效。
相传玉溪制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公元1573年之后),到了民国初期(公元1921年以后),州城的糕点作坊凤香斋的唐家荣,在制作传统的“琥珀蜜饯”的基础上,增创了水晶蜜饯这一新品种。其制作方法是选用优质的冬瓜,切成片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多次,待呈现透明状态的时候,以上等白糖水浸泡、复煮制成。如今玉溪市百姓食品厂虽然生产量大,仍按精工细作的方法制作,特别坚持不以化学物品代替石灰的作用,以保持产品的优质和保证人体的健康。
享有美誉的玉溪水晶蜜饯,质量高于外地同类产品。售价只相当于中等糕点。真是价廉物美,是本地居民喜购,外地旅客爱买的著名土特产品。该产品在1
982年的全省食品工业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除销售省内各地,北京、福建等地也很畅销。
近年来,玉溪百姓食品厂还创制了水晶蜜饯罐头,蜜饯浸泡于蜜汁之中,食味比盒装块状水晶蜜饯更胜一筹,更受顾客欢迎。
最先把玉溪小锅米线传人昆明的是翟永安,玉溪金官营人,幼年丧父,家境极贫困,母亲到昆明
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
龙马腾霄,是玉溪市的胜景之一;龙马黄梨,是玉溪市的名果之一。黄梨产于胜地而名播四方;
“看上去油晶晶,吃起来香喷喷”的玉溪卤饵块,由于卤汁紧裹,油而不腻,绵而不粘,越嚼越
提起玉溪风味名特食品,在三四十年代生活过的澄江人,无不异口同声地盛赞可口的肥肉米线。
洒琪玛“洒琪玛”是满语的译音,是一种油炸面筋和糖粘合而成的糕点。传入玉溪后在长期制作
玉溪烟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主要在玉溪市八县一区,这里的烟叶在全省都是最优的,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