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布依族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酿制的土酒,布依语称为“便当酒”,其酿制土酒的工序从制作“酒药”开始,到酿酒结束, 其间有独特的酿制技巧。
酿制“便当酒”,首先要制作与原料相配的土酒“酒药”,它取材于“告嗄列”、“然巴南”、“扒岩香”等12种有芳香味的草本药物,这类制作“酒药”的野生植物在望谟县农村到处都有,农户上山采其叶、茎、花来晒干,捣烂或者粉碎后与蒸熟的小米搅拌打成粑粑形状,用甜酒叶子包好,让其发酵,而后捏成像“花生”式的颗粒,晒干保存待用。通过这种民间“酒药”与原料的配合蒸馏,酿制出来的“便当酒”,就是一种地道的、纯真的、散发着浓郁泥土气息的“便当酒”。
布依族村寨几乎每户人家都有酿制“便当酒”的简易作坊,其设备为1个大灶、1口大铁锅,发酵用的木桶、蒸酒用的木蒸笼和近百公斤木柴,接酒用的木桶、装酒的坛子等。做“便当酒”的原料主要是玉米、大米、糯米、小麦,主要以玉米为主,因为这里田少地多,用玉米烤酒,原料十分充足。除这些外,勤劳聪明的布依人还能将芭蕉、青冈籽、芭蕉芋、拐枣、香蕉、甘蔗糖水等10种产品,用来生产“便当酒”,不同原料酿造的“便当酒”,又各有其不同的芳香和特点,食之回味无穷。
酒曲与原料配比的轻重是醇造好酒的关键。做“便当酒”前,农户根据烤酒所需粮食的数量,先把水放进大锅里烧开,而后将加工去壳打成碎粒的玉米倒进锅里,用大瓢不停地均匀搅拌至煮熟为止,然后盖上盖子,让其在锅里闷上10多个小时,取出分散摆放在大簸箕里,将花生式的颗粒“酒药”舂成粉沫,按其用量均匀地散在煮熟的粮食上面,用锅铲或木瓢反复拌匀,装进大塑料桶密封存放1个月以上,待其有酒的香味时就可以烤酒了。如果原料不到1个月就用来的烤酒,产出的酒虽然有酒的味道,却没有香味。原料密封存放的时间越长,烤出来的酒的品质就越好,这样的好土酒布依人称之为“老窖布依醇”。
布依族烤酒时,农户在锅里放上蒸笼,把发酵好的原料倒进蒸笼下面,蒸笼侧边留出1小孔作导流管之用,平放1根长50公分的空心细竹筒,竹筒另一端摆在木桶上。蒸笼内平放1块长40至60公分,宽10至14公分的木槽与出孔相连,在锅下柴火的不断加热作用下,使蒸笼里的原料挥发成蒸馏水,蒸馏水随着里面的木槽进入导流管,流入外面接住的桶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便当酒”。
布依“便当酒”酿造时很讲究方法,烤酒用水取井水或山泉水,用火烤1锅土酒需要6个钟头的时间,锅里的水在温度太高后,就要把水倒出来重新加水,其间要换水4次,柴火要把握好火候,使火苗不大不小,这样酿制出来的“便当酒”会更加清香醇和。
布依人用土法酿制的“便当酒”分三道,第一道烤出的土酒有三四十度,可进行勾兑,降低其度数。第二道烤出的有20来度,第三道的10度以下。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
民间常言:“吃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这话虽有些夸张,但狗肉是高蛋白低脂肪肉
源自玉龙雪山的山珍雪茶是一种地衣类地茶科植物。雪茶洁白如雪,加工后状似茶叶,它只生长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民族。在八桂大地上,居住着瑶族的各个支系。桂北地区
产区的娄山山系、武陵山系和大娄山系以北地带,由于牛只来往频繁,产于湖北的恩施牛、湖南
虫草:集动植物成一体,又称冬虫夏草,色淡黄,生于高山草坪、阳光充足处。苗长约6公分,
荔波当地的美食丰富多彩,烤猪是荔波一带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佳肴。荔波的烤猪是精选本地饲
宰杀20—45斤的小猪一头,净其毛和内脏后,取山茅草用传统方法反复烘烤,当其皮金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