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沙梨
闯王镇是林粮并举的山区集镇,自然资源丰富,盛产石英石、煤炭、楠竹、茶叶、沙梨等。境内硅石探明可采储量达5000万吨,居全省之首,石英含量达99.7%以上。全镇已开采塘口25处,年采矿能力33万吨,已建石英砂厂21家,年产量6万吨;境内溪深谷幽,流泉飞瀑,已建小水电站12座,装机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5000万千瓦时;境内山林面积15万亩,其中楠竹园3.5万亩,年采伐量50万支;已建雪梨基地35个,总面积6500亩,年产鲜梨50万公斤,已开垦茶园3000亩,有15个镇村茶场、林场;汪家畈农业科技园已建GRC水泥滑架大棚107个,面积200亩的闯王镇已成为闻名的“沙梨之乡”、“石英石之乡”、“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形成小水电、矿产、特产、基地农业的经济体系。连续两年被湖北省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被咸宁市委评为经济发展速度“十前”乡镇等称号。
大路土巴爷
横石潭镇青山海拔800米,土壤酸性,非常适宜油茶生长,青山油茶果大,出油率高,质量好
位于通山县中部沉水山(亦名天梯),是通山县板粟的重要基地,素以“板粟之乡”著称。据有
民国时期,位于通山腹地的“浮油街”是方圆几十公里农副产品的聚散地,当地千亩沃野,物产
杨芳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杨芳林乡是有名的“黑豆之乡”,从事豆制品加工酱品是该乡沿
天梯板栗通山县中部沉水山(亦名天梯),是通山县板栗的重要基地,素以“板栗之乡”著称。
桔橙。清代以前,本县已有柑桔栽培,品种多为香圆、泡柑、巴柑等。1979年,国家农业部
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