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在-总理、贺龙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下访问应城红旗人民公社时,-总理把黄滩酱油作为礼物馈赠给金日成首相。
黄滩酱油的名贵,首先在于水。大富水在黄滩镇有一段回流处,取名义马河。这里河床土质优良,河水清澈如镜,底层有岩盐散发,河水富含各种矿物质,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这种水再选上等黄豆和优质面粉为原料,经4年以上纯天然发酵,5年的日晒夜露,晒至酱缸里的油面结出一层薄冰样的物体,置在碗内摇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时,驰名中外的黄滩酱油就酿制而成。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浓、香醇、味鲜、耐储、有光泽、无沉淀、营养丰富等特点,是炒、凉拌或卤制菜肴的上等调料,是湖北著名特产之一。据记载,黄滩酱油在清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朝廷贡品。
黄滩酱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清·乾隆年间,应城黄滩镇有个赶脚的庄稼汉杨盛,养有一匹枣红马。杨盛靠马吃饭,周全照料该马。天长日久,马通人性。有一年发大水,黄滩河堤溃口。枣红马驮主人穿过激流脱险后,精疲力尽,被漩涡卷走。义马救主的事传开后,乡亲们就把黄滩这段河取名“义马河”。杨盛自马死后,改做酱园生意。恰遇乾隆皇帝游江南过湖广,应城知县命杨盛酿制上等酱油进贡,吓得杨盛寝食不安。一日夜里,恍惚间只见枣红马进来,开口道:“主人莫愁,紫微星出来的时候,你去挑义马河的水做酱油,皇上一定满意。”杨盛睁眼,却是个梦。他按义马的嘱咐,在紫微星出来时,取义马河水酿制酱油,果然味道清甜奇鲜。用它做菜,色香味美,咸中带甜。乾隆尝毕大悦,称赞不已,即御点为贡品。从此,黄滩酱油名扬天下。
义马河黄滩酱油成为钦定贡品,记载于《光绪应城志》之中,是有史可据的应城著名特产。1981年,应城酱品酿造厂将其生产的黄滩酱油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为“义马河”牌。1985年荣获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1991年被载入《中国当代名特优产品大辞典》,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在香港等地,供不应求。
在三合店街上,制作的同类饼品,叫做“勾炉饼子”。它制作时面上是四角突起的爪子,每爪子
锅块,锅块比黄酥饼要大一点,不起酥,周围面肉丰厚,味道纯正清雅,多为干点吃食,城关十
黄栀子是茜苯草科木本植物,作为中药材各部分均可制药,对人体更有医疗保健作用,是中药类
过去应城富户宴请贵宾亲朋,流行举办全席大餐。所谓“全席大餐”则囊即所谓“八大、四小、
黄酥饼:首推黄家勤行黄惠之的杰作,他有独特的操作技术。盘面,将和好的面团倒入面盆中揉
应城豆皮是湖北省孝感市应城市的特产。应城三结豆皮具有“皮薄、均匀、色白、耐煮、味长”
在以大米碎细为主的熟食中,应城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传统风味小吃,叫做甑仁糕,又名挺糕。
应城糯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应城糯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应城地处北纬30度,江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