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豫兴桶子鸡、烧鸡"马豫兴"是开封有名的传统食品老店,全名"清真马豫兴鸡鸭店"。最初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马永岭在鼓楼东南侧设店开业,桶子鸡是其经营的主要品种之一。
"马豫兴"桶子鸡体形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必备名菜。过去多为官宦和有钱人家享用,曾远销至上海、通化、广州、沈阳等地。
建国以来,马豫兴名师王保山(已故)继承传统工艺,烹制的桶子鸡保持了原有特色和荣誉,在1982年和1984年全国熟肉制品评比中,两次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桶子鸡选料精细,烹制考究。主要选用生长期不超过3年的健壮膘肥母鸡,宰杀净毛后,去掉翅爪,取出内脏(留肺)并洗净体腔,用荷叶、秫秸秆装撑造型。待晾干后,根据鸡龄和体形,依次放入烧沸老汤锅内,用温火浸煮。一小时后将鸡翻身,再煮半小时捞出即成。
烧鸡,北宋称"镳鸡"。,即煨烤之意。北宋时期东京(开封)城内经营鸡的名店众多,争相媲美,制作工艺极高。
80年代,开封经营烧鸡的店户虽不下数十家,但真正在群众中享有盛誉者,仍属"马豫兴"烧鸡。"马豫兴"烧鸡以选料考究、配料齐全、制作精细而闻名。该品色、香、味、形具佳,自投产似来,历70余年兴盛不衰。1969年和1972年两次广州交易会上,外商提出订货。1982年被省食品系统评定为优质产品。1984年为满足市场需要,国家投资近200万元扩建年产量500吨的桶子鸡和烧鸡生产线。
包公豆是开封著名的小吃。就是一颗长得像包公脸一样的黑的花生豆,经过各种天然植物香料浸
猪头肉糕猪头肉糕为开封传统风味食品。市食品公司酱肉商店继承传统制作方法,改革工艺和配
太师饼:属酥皮类精制传统名点。以精粉、白糖、食油为主料,辅以桂花、桃仁、麻仁、对丝等
蛋黄酥:该品工料考究,造型完整,图案清晰,质地细腻。制作时先把糖粉、蛋黄、食油、精粉
什锦南糖南糖是南方"冬糖"之通称,因其品种各异,名目繁多,故又通称什锦南糖。是开封"
髓饼因采用牛骨髓油作原料而得名。髓饼在《东京梦华录》中已有记载,北宋时期开封市场已经
菊花火锅盛行于晚清宫廷内,传入开封以有近百年历史。因开封的市花是菊花,因此原料来源得
芙蓉糕芙蓉,亦作芙蕖,是莲(荷)的别称。以芙蓉命名的糕点,原本为宋代宫廷御用食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