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瓜儿粘”是过去讲廿三那天要祭灶王,买些用麦芽糖做的祭灶糖如糖瓜、关东糖供着,既有在他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禀报时,请他多多美言之意,又有以糖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之心。北京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讲”。
廿三糖瓜儿粘”。到了腊月廿三,家家户户开始大忙。进了廿三的每天都有说法:廿三糖瓜儿粘;廿四扫房日;廿五糊窗户;廿六炖大肉;廿七杀公鸡;廿八把面发;廿九蒸馒头;卅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制作方法
1、主料是冬瓜或西瓜,刮去外表皮及瓜瓤。
2、横切成宽4厘米的瓜圈,洗净后纵切成4厘米长、1厘米宽的瓜条35千克备用。
3、取白糖5.5千克、清水15千克加热溶解成白糖溶液,另用3千克白糖加少量清水,加热溶解后放在容器内研细。再取石灰500克加清水20千克制成石灰水。把切好的瓜条倒入石灰水中,将150~200克石灰粉撒在上面,用竹篾或木板压住瓜条,使其全部浸没,浸泡10小时左右,待瓜条全部钙化、无软心为止,如浸泡时间短,可增加些石灰。
4、将浸过石灰的瓜条捞起,用清水冲洗脱灰,再用水泡,每隔2小时换水一次,一般换4次,以脱净灰为宜,不要出黄心。
5、把脱灰沥干后的瓜条,放入沸水中,水中加亚硫酸钠和白矾,不断用笊篱翻动瓜条,约煮15分钟左右,捞出冷却,放在清水中浸泡,待完全冷却后捞于筐中。
6、瓜条沥干后,倒入备好的糖液中,浸渍8~12小时,将研细的白糖放入糖液中,使糖液浓度增高到波美40度,再浸8~12小时后加热煮沸20分钟,糖液浓缩,渗入瓜条,待糖液浓度达78~80%时即可出锅返砂。出锅后的瓜条,待糖液全部粘在瓜条上,表面稍干,即散开冷却,瓜条被一层糖衣裹住,即成糖瓜条。
北京“一得阁”墨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清朝同治年间,安徽一个姓谢名松岱的
此品种是北京市种子公司生产的早熟、高产、优质新品种。早熟一代杂种,植株长势中等,抗病
天福号酱肘子是北京特色风味名食。它从200年前创业至今盛名不减,令人称奇。清代乾隆年
萨其玛,汉语为金丝糕。萨其玛是满族的名糕点,民间传说是一位满族的将军留传下来的。因其
砀山酥梨又称砀山梨,原产于我国安徽省砀山县,该梨具有果个大(平均单果重300克,最大
工艺:选用优良酿酒葡萄品种佳利酿、法国蓝、解百纳、龙眼等原料酿造而成。特点:酒液色泽
中华圣桃原产山东莱西,其特点为超晚熟,果大质优,平均单果重300克以上,最大果700
在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河北村人敏锐地觉察到了农业商品经济的潜力,于1986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