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黑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黑猪以其耐粗饲、抗病强、产仔多、瘦肉率高、肉质醇香而闻名全国,素有“国宝”之称,与莱芜大黑山羊、黑鸡、粗毛型长毛兔一起并称为莱芜“三黑一白”,闻名全国。全区年各类牲畜饲养量180万头(只),家禽1000万只,肉蛋奶总产3.3万吨,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瘦肉猪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兔毛市场。
莱芜黑猪是华北黑猪的典型代表。其骨架粗壮,体质结实;头长嘴直,耳耷至腮
部;胸部窄狭,肋部丰满,背稍凹垂腹;四肢健壮,尾粗而长直;皮厚紧密,皱褶少,毛黑色粗密有
光泽。除具有耐粗饲、育肥快、瘦肉率高、肉质香醇等特点外,还有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母
猪有8~9对发育良好的0,二三个月(龄)体重30公斤时就发情,且易受孕。一年产两窝或两年产
三窝。每窝产仔猪12头,多者可达27头;护仔性强,哺育率95%左右。公母猪一般4~6个月可配种,
利用7~8年。克郎猪耐粗饲,生长快,8个月即可成肥,体重75公斤左右,出肉率53%。其肉含干物质
高,故食之细嫩、鲜美、香醇,为其他品种所不及。
莱芜农户有多养猪的传统。《续修莱芜县志》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普遍饲料为糟糠、高粮
及豆饼,其肉香醇,历年销于临境者也有相当数量。”莱芜仔猪销往济南、淄博及黄河以北地区,素
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之称。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莱芜猪的选育和发展,进行
过多次调查,建立育种基地,选育形成莱芜猪Ⅰ系(即原莱芜猪或纯种猪)。从50年代开始,莱芜猪
与约克夏、内江等良种猪杂交,形成莱芜猪Ⅱ系。1986年,莱芜市被确定为全国瘦肉猪生产基地,市
内各级政府和畜牧部门建立健全实验基地和配种网点,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广泛采用“前足后限”法,
即65公斤前喂饱喂足, 65公斤后限制采食量的饲养方法, 提高了猪的瘦肉率和屠宰率。 1987年存养
29756头。
禄丰萝卜是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的特产。禄丰县种植萝卜有悠久的历史,全县年种植萝卜4.7
大理风味小吃
1998年10月,从首都北京传来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北京天坛公园举办的第3届全国名人奇
台南的招牌名点“棺材板”,就是在此改良创新后,打响名号。棺材板原名“鸡肝板”,相传早
将猪脑、猪舌头刮洗干净,把猪脑切为小块,猪舌头剁碎,与切细的葱、姜、大芜荽、野花椒、
为国产名牌生漆,汁浓,味香,色泽光亮,含水量少,燥性好,抓木力强,是家具和工艺美术品
白族因喜欢白色而得名,素雅是白族人永远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造就的白族在饮食上也追求
桑科木菠萝属常绿乔木。又称木菠萝、牛肚子果。热带果树。原产印度。引入中国栽培已有九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