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锅
千层锅是祁门山区的一道美味菜肴。其原料多用农家土菜,一层层码放进一口大铁锅中,大火烩煮得透熟,热气腾腾地连锅端上桌。一般情况下顶上盖的一层是红烧肉片,硕大肥实,油而不腻,周围是排列整齐的肉圆,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风干的野味、鲜嫩的竹笋、多样的山菜,通常最下端是干菜拌米粉,油足味厚。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不同样,每层都有自己的风味,既新奇又有味,而且料多份足,既是一道菜,也可当饭吃。
据说这道菜的来历与曾国藩有关,当年,曾国藩率湘军驻祁时,时常行军,有时驻扎在荒郊野外,便因陋就简,在堤畔上挖一排灶,架一溜锅,有什么原料都拿来一锅烩,创造出这种即省工省料又独具风味的名菜。后来这道菜传到安凌一带民间,久而久之,叫出“千层锅”的名头来。无论逢年过节、还是结婚做屋,当地人们都喜欢做这道菜。而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家,作菜的原料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山珍野味,脱不了农家特色。
祁门生产土布始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为农家妇女自行纺织的一种布匹。这
除了山蕨,还有一种蕨类,因其多生长在溪涧旁、河边的潮湿处,祁门人叫它水蕨。水蕨较山蕨
祁门安茶是一种后发酵的黑茶(安徽唯一的黑茶)。与红茶和绿茶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前者首
祁门瓷土瓷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为祁门特产之一,自古就很有名。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
祁门石耳是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的特产。石耳被称作山蔬第一珍品,其味鲜美可口,在徽菜中,
苦槠豆腐制法与楂子豆腐制法大同小异,这两种豆腐均呈酱褐色,光滑而微透明,祁门人一般用
祁门盛产瓷土,但在古代,瓷器生产却不多。据考证,祁门生产瓷器至少始于明代,在《中国瓷
祁门境内,山峦起伏,植被茂密,蕨菜资源异常丰富,人们经常食用的有山蕨和水蕨。山蕨属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