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竹笋
鄞州区是中国竹笋之乡。鄞州区2001年竹林面积170338亩,年采伐毛竹280万株,产笋1.9万吨,产值4000万元,竹笋加工业总产值1.1亿元,创汇1000万美元。
鄞州区竹笋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境内分布的竹种资源十分丰富。据元至正《四明续志》、明万历《桃源乡志》、清康熙《宁波府志》载,境内有慈孝竹、算竹、紫竹、早归竹、箭竹、苦竹、斑竹、紫筋竹、凤尾竹、石竹、佛面竹、观音竹、方竹、莜竹、筋竹、四季竹、公孙竹等品种;又据民国《东钱湖》载:“猫竹,一作茅竹,又作毛竹,干大而厚,异于众竹,人取以为舟缆。”1982年4月,普查全区竹种资源,县境内有27个品种,其中笋竹两用的有毛竹、淡竹、龙须竹、花壳竹、花坑竹、花壳淡竹、乌竹、早竹、六有乌、晚季竹、青竹、雷竹、绿竹、早居竹、黄皮毛竹等15种。其他还有金竹、水竹、大头管竹、桃枝竹、青基竹、油苦竹、烂笔头竹、油灯管竹、米丝管竹、三桠枝竹、青皮竹、撑篙竹等12种。
据2001年统计,鄞州区有竹林面积170338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7.6%,其中毛竹林153659亩,杂竹林16729亩,分别占竹林面积的90.2%和9.8%。毛竹蓄积量3000万株,产竹材280万株,产笋1.9万吨(2001年为小年,常年产笋在1.8——2.9万吨),年产值4000万元(常年在2900——4500万元),占全区林业总产值6349万元的63%。全区竹林分布广而集中,全区23个镇乡中有21个种植竹笋,平原、滨海、坡脚至海拔800多米山地均有竹林分布,其中又以横街镇、章水镇、龙观乡、杖锡乡、横溪镇、塘溪镇等6个镇乡较为集中,共有竹林面积147850亩(其中毛竹林135787亩),占全区竹林总面积的87.1%。
鄞州区的竹笋产业以毛竹笋竹两用林的高产高效而著名,竹农历来有培育毛竹笋竹两用林的传统,小区的笋产量一直领先于全国。目前经营的毛竹林可分三个类型:笋用林、竹笋两用林和低产低效林,面积分别为0.5万亩、11.5万亩和3.4万亩,分别占毛竹林面积的3%、75%和22%,相应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好、中、一般。鄞州区的小杂竹除雷竹精细管理用管理水平高外,大多小杂竹以粗放管理为主。目前鄞州区竹笋生产的“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已经形成。全区现有竹材、竹笋加工企业26家,2001年计税销售11000万元,竹笋加工产品以水煮笋为主,竹材加工则以竹胶板、竹编制产品为主,加工企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竹笋基地的发展,竹笋产品已成为鄞州区仅次于蔺草的主要出口农副产品之一。
原料:红膏蟹(即雌梭子蟹)1只调料:盐、葱、姜、白酒制法:在盛器中放入冷开水,加盐、
宁波骨木镶嵌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骨木镶嵌宁波骨木镶嵌是采用象牙、黄杨木、红木
产品名称:臭冬瓜产品产地:宁波产品特性:风味独特,奇香味美,健脾开胃产品简介:它风味
洞桥八戒西瓜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洞桥镇的特产。洞桥镇种植西瓜有较长的历史,以“八戒”
海鳗干品,味鲜美。冬至前后,将新鲜海鳗从北脊剖开挖去内脏,用干净湿毛巾将鳗擦干净,用
朱金木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
树根雕,亦叫柴株雕,是宁海地区传统工艺品。树根雕主要选用杜鹃、翦漆、栎树,黄杨等树根
产品名称:宁波白术产品产地:宁波产品特性:主治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产品简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