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里下河哟弯又长,沟水汊塘莲藕壮,莲藕美味又营养,藕粉圆子大席上”。长江支流的苏北里

扬州春卷春卷是扬州春令小吃。“调羹汤饼佐0,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香风信过,纵教能一

此酒温醇浓郁,具有酸、甜、苦、辣、醇五特色,是镇江特产。1909年参加国际性南洋劝业

江都花木江都,种植花木,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代,盛于清代,素有:“花木之乡”之称。扬

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扬州漆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州漆器生产历史悠久,早在两

中文名称:蝴蝶海参招牌名店:扬州饭店简介海参,作为一种海鲜珍味,与燕窝、鱼翅等相列为

培育、产地与分布:由扬州大学、扬州市农林局以太湖鹅为母本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

凡是扬州城的老市民,没有一个不知道“共和春”的,那是从1933年始创,以经营虾籽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