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首页特产 内蒙古 呼伦贝尔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特产介绍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它因地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哈根麦勒格”等几种不同称谓。

在内蒙古和黑龙江嫩江流域的达斡尔族聚居区,“鲁日格勒”舞是对其民间舞的统称,多为妇女表演的自娱性舞蹈。据考证,“鲁日格勒”的汉语意思为“燃烧”或“兴旺”,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因为表演时边舞边喊“罕伯、罕伯”,所以“鲁日格勒”又有“罕伯舞”之称。

“鲁日格勒”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古代达斡尔在春意微透的夜里聚集在村头的草坪上,围绕熊熊燃烧的篝火手舞足蹈,你呼我唤,于劳动之余以舞蹈形式抒发心声,调整精神,消除疲劳。由此可见,“鲁日格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达斡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鲁日格勒”以群舞为主,多表现狩猎生活和劳动场面,表演时舞者上身和手臂的动作较为丰富,脚下以侧滑步为基本步伐,舞蹈开始时先唱徐缓轻快的舞歌,舞者随着歌声轻柔地舞动起来,旁观者可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舞者不断穿插交换位置,舞蹈达到热潮时,同时齐发出“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鲁日格勒”来源于达斡尔族的劳动生产生活,因此舞蹈中有采集、提水、捕鱼、飞翔、禽类斗闹的内容及舞蹈形象。如今,在鲁日格勒舞的原生地区,这种民间舞蹈备受冷落,面临失传的危机,急需采取保护措施。

达斡尔族是个精于骑射、擅长歌舞的民族。聚居在黑龙江省的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舞又称“哈库麦勒”。它一方面具有传统狩猎歌舞的特征,如从原始狩猎篝火歌舞中保留下来圆圈队形、模仿走兽吼叫和飞禽鸣叫的呼号等内容,另一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如队形有多种变化,演唱的新曲数量增多,歌舞内容更为广泛,衬词更加丰富和独特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哈库麦勒歌舞有了比较清晰的“三段式”表演程式,第一段“比歌”以歌为主,以舞为辅;第二段“赛舞”,以舞为主,以歌为辅;第三段“打斗”,以打斗为主,演员随着高声激昂的呼号,振臂挥向对方,彼此盘旋打斗在一起,最后决出胜负来结束歌舞表演。

在研究和探索北方民族原始狩猎歌舞发展和沿革的变化轨迹方面,哈库麦勒歌舞如同一件“活化石”。此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哈库麦勒歌舞与满族“莽式”宫廷歌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特别是在哈库麦勒歌舞0现的打斗动作与满族“莽式空齐”的“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手于背,盘旋作势”是基本一样的,这种相似之处是很值得研究的。

当前,哈库麦勒歌舞也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

周边特产美食更多»
莫力达瓦苏子

莫力达瓦苏子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莫力达瓦苏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紫苏子、黑苏子、蓝苏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柳蒿芽

莫力达瓦柳蒿芽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莫力达瓦柳蒿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柳蒿芽是菊科kumbil达斡尔语称昆米勒,柳蒿芽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纸偶

纸偶

纸偶“纸偶”达斡尔语称“哈尼卡”,始于清初纸张传入后。“哈尼卡”汉译为“眼仁”,形容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敖斯莫

敖斯莫

敖斯莫稷子蒸沸炕干后碾出的米,达斡尔语称为“敖斯莫”,微有糊香味,用来做干饭和鲜牛奶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黄烟

莫力达瓦黄烟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莫力达瓦黄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斡尔族妇女在园田精心栽培的经济作物—黄烟在东北各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羊肉肠

羊肉肠

羊肉肠宰羊剖腹后,把羊肥肠取出。羊肥肠粗而且有不少脂肪。用水把肠子冲洗干净,然后从羊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大豆

莫力达瓦大豆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莫力达瓦大豆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莫旗是我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地区,该旗又是全国以县为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莫力达瓦菇娘

莫力达瓦菇娘 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莫力达瓦菇娘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菇娘走四方、林果兼作响当当、万亩水稻稻花香”这

内蒙古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