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器古称“琉璃”“玻璃”,是在中国传统琉璃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种工艺美术品,明代之后开始称之为料器。北京料器始于元代,经明至清发展起来,由宫廷艺术转变为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2008年,北京料器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北京原无直接烧造玻璃料的行业,所用材料采自山东淄博博山(原颜神镇),经低温加热熔软之后,制成生肖、瓜果等案头陈设,或作儿童玩具。据明代《帝王景物略》记载:“向夕而张灯,灯则烧球,料丝则夹画、堆墨等。”由此可见,那时北京正月十五灯节上就有了烧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灯,并已有经过彩绘的料丝灯。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皇帝命工部在北京京琉璃厂设置御厂,制造料器供奉内廷,时称“宫料”“御琉璃”。这时,料器的制作工艺已越发精细,作品观赏性增强。代表作有“十二生肖”,造型逼真,生动可爱。鼻烟壶也是北京料器中独具特色的,以清代乾隆(1736—1795)年代北京料鼻烟壶较负盛名,当时有专门制作鼻烟壶的店家。
料器工艺是一种纯手工工艺,制作一件料器,有化料、灯工、冷却、检验、后期装饰五个步骤,整个制作过程在高温中进行,其中没有模具、没有图稿,全凭艺人的双手和一把镊子、一把剪刀,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兴完成,要求一次成形,中间不能停歇。料器制作,除了师傅传授技术外,还要求艺人不间断的长期实践练习才能掌握。
北京料器做工精细、莹润剔透、色彩斑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如今,北京料器产品已达1800多个花色品种,其中有人物、挂屏、烟具、盆景、花鸟鱼虫,还有帽花、料珠等,造型生动,惹入喜爱。
原料配方:肥羊肉500克面粉750克净白菜1.25千克姜末10克精盐15克葱末50克
北京特产—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
芸豆卷原是民间小吃,后成为宫廷小吃品种。传说是慈禧太后听见宫外有小贩叫卖,便召进宫内
炸佛手通脊烹调类别:炸菜系:鲁菜食物材料:猪肉味道:香脆适宜季节:无关色香味:造型美
京酱肉丝是传统北京风味菜。选用猪里脊肉为主料,辅以北京"六必居"特产黄酱及其它调味品
北京特产——“宫门献鱼”又名“腹花鱼”,用桂鱼为主料,炖、炸、浇汁而成,色泽鲜明,造
水晶杏的品种很多,北京郊区种植杏树的历史悠久,培育出了不少的优良品种,水晶杏是海淀区
凉拌虽然作料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很多考究的,比如凉拌粉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口味来调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