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榆社县城西30公里的禅隐山北山坳,创建于唐代,重建于金大定十五年(公元1175年),元代重新修复,至今仍保持元代建筑特色。整个寺院古朴大方,庄严雄伟,是榆社县古建筑中的精品之一。寺东有白龙庙3间,与白龙庙南北相对有戏台3间,为清代康熙和光绪年间重建。
禅山峰峦高耸,涧壑险峻,苍松扬涛,秀柏拥翠。优美的自然景色,加上仙人洞、道人泉、利生桥、舍利塔、伞松、鸟儿柏、鱼池等景物的衬托点缀和美丽动人的传说,使禅山寺更富有神奇的色彩。
位于榆社县城西南五公里的庙岭山。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
位于榆社县城东30公里处的清凉山中。清凉寺内,现存殿宇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各三间,这
榆社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46年,原址在县城北门外,当时占地4.5亩,主要建筑有六角
榆社县域内埋藏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被誉为世界闻名的“化石之乡”。此外,独特的黄土石林
邓峪村石塔造像邓峪村石塔造像(第一批省保)时代:唐地址:榆社县城南9公里的邓峪村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