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在云南流传极广的民谣,正反映了这种情况。民谣是这样的:“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一说高古楼,就知道在玉溪;一说玉溪,就知道有高古楼。高古楼成了玉溪的标志性建筑。百年来,由于失修,成了危楼,政府遂于1993年拆除。近年来,群众要求重建的呼声日趋强烈。北城镇党委、政府顺应民心,按原貌设计,并于2001年1月组织施工,在原址重建高古楼。
经过各方积极努力,现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新的高古楼为正方形三重檐四方撵尖顶叠梁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三十二米。与时俱进的北城人,望着比以前更高且更雄伟的高古楼,萌生出一种想法:深层次开发高古楼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高品位的高古楼文化,以此为契机,促进北城经济的发展。措施之一是公开征联题咏高古楼,将入选的联作全部收入《中国·玉溪高古楼》一书,并将其中较佳者刻制悬挂于新的高古楼上,使新的高古楼成为玉溪市亮丽的人文景观。今年四月征联启事在《玉溪日报》刊登以来,各界积极响应踊跃应征,已收到联作340多副,现选登15副以飨同好,敬请联界方家也撰联题咏高古楼,共襄盛举。
在玉溪有一座名闻遐迩的雄楼杰阁,原名扶元阁,始建于元代或更早,“明朝重营,清代续修”
玉溪汇龙生态园位于玉溪红塔区西南部、“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居民委会辖区内,占地20万m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的祖籍便在玉溪,现玉溪市内辟有聂耳公园,始建于1985年,园内
在玉溪市东南隅玉溪军分区后院正中。始建的时间与费用为“肇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
朱德委员长视察旧址在玉溪市东风水库大坝的正中间。一九六二年六月七日下午二时至五时-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