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辛阁辽代石塔位于永清县城西大辛阁村南。现通高六米。为八角密檐式实心塔,汉白玉质。由座、身、檐等部分组成,塔刹已缺佚。据清于敏中等编撰的《日下就文考》载:“(永清)县西北十五里辛窖村龙泉寺(又名龙演寺)有白石塔。”即此塔。塔底座埋于地下,为八角须弥座。每面束腰处雕兽头,须弥座上有仰莲圆形盘状石雕,莲瓣三重。其上为塔身,亦做相同分布八角形,每角雕出凸棱做角柱,直达塔檐。塔身正南面下部浮雕两扇四抹头球纹格扇门,门上浮雕团龙;塔身东南、西南两面浮雕披甲执兵力士各一尊;塔身正北面浮雕佛像一尊,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着覆塔双肩袈裟,手结禅定印。塔檐作八角形,由下而上逐渐内收,每层檐均以一整块石头雕成,共十三层。塔檐顶面雕瓦垄,檐端刻出滴水、勾头。最下一层塔檐底面刻出檐椽、椽飞、角梁、每角雕抖一朵,为出一跳三华栱上承替木、栱檐及角梁。最上一层塔檐以八角攒尖式结顶,塔刹早失。此塔与北京房山区云居寺内辽代石塔的形制极为相似,当属辽代寺院的附属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大辛阁辽代石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关地道遗址位于河北省永清县境内。该地道遗址于20世纪中期被发现,是宋朝名将杨六郎把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观音禅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因战事毁于辽金时代,明初再建,于明清战事又
该村充分挖掘宋辽战争文化内涵,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农家特色旅游。一是建设宋辽文化
大辛阁辽代石塔位于永清县城西大辛阁村南。现通高六米。为八角密檐式实心塔,汉白玉质。由
传说永清县北钊是燕王讨北招兵买马之地。清真寺始建于明朝,1819年永定河发大水被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