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湾旧称富农窑,位于万全县北沙城东南偏北二公里处,在该村附近的东洋河与南洋河汇流点的北岸上,有一片多年来由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坦土地。这里分布着我省重点保护文物——老龙湾汉墓群。也称北沙城汉墓群。它是研究我们华夏祖先在此居住,生息、繁衍的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遗址和文物宝库。
这些汉墓,因坟堆高大(高约六米,直径二十米)与古战争中的粮囤极为相似,所以,当地人一直称其为“假粮堆”。据说,过去洋河北岸,东起阳门堡,西至北沙城,曾有这样的汉墓堆近百座。但因其历经风雨苍桑,并受河水冲刷、侵蚀及人为破坏,到一九四0年只剩下十三座了。一九八二年河北省文管所立碑,该墓群正式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时,这里仅存有汉墓七座了。
北沙城汉墓群虽然沉睡了千百余年,但由于这里过去文化落后,多年来却一直鲜为人知。一九二九年,几座靠洋河的墓堆,被水冲毁,露出一个铜盆、铜坛。有人认为这是南北朝檀道济伐北魏的遗物;也有人认为是辽金时代的陵墓殉葬品。直到一九四一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对该墓掠夺性的挖掘考证后,人们才知道,这是汉代古墓群。
“日本考古队”对我县北沙城汊墓群的挖掘考证,是在深刻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那时,怀安、万全两县合并称万安县,归伪蒙疆政府管辖,为日军占领地。日军打着“大东亚共荣”的旗号,不仅疯狂掠夺我县的物质财富,而且还肆意掠夺我县的文化财富。四一年春,在伪蒙疆政府的资助、日本驻大同石佛保存协赞会的主持委托下,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小组亲自现场作业,对我县北沙城汉墓群,开始了所谓的“发掘考证”。参与这次挖掘的日方人员,有日本东亚文化研究所成员:水野清一、长久敏雄、北野正男、羽馆易、冈崎卯一等。有日伪在北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小野胜年;张家口市日伪政府的小林知生、稻生典太郎;日伪蒙疆政府最高顾问金井章次;石佛保存协赞会佐佐木敬介;万安县参事官上田勤在古墓开始挖掘后,也分赴现场。
九月二十五日,日方考古小组带足必备物资来到老龙湾。各方人员先后到齐。日方设营于老龙湾村中央何姓家的一幢新房子内,由张家口刘某为炊事员。挖掘前,日方考古小组对古墓群做了现场勘测及方案设计。九月二十九日,正式破土挖掘。
古墓的挖掘是在京包铁路以南,洋河北岸约十几米宽的台地上进行的,这里共有显露的堆形古墓十三座。墓间距离四至五米,墓堆一般呈方菱形。仅存的十三座古墓中,大部分因多年风蚀、雨浸、水刮被损坏。只有少数几座尚保留完好。日方考古队选择了其中较完整的五号、六号、七号三座古墓进行了挖掘。分别由冈崎负责挖掘五号墓;小林稻生负责挖掘六号墓;小野负责挖掘七号墓。十月四日至十月七日,三座古墓的挖掘相继接近墓葬品。羽馆易、长广敏雄、北野正男又先后协助挖掘测量。直至十月底,三座古墓的挖掘和出土文物检点事项,才全部进行完毕。前后,历时三十八天。日方平均每天逼使当地农民约三十余人,(多则五十人,少则十人)共计五百人次挖掘土方。当天,日方考古小组成员羽馆易对现场作了拍摄。十一月一日,日方开始对古墓填土复原。每日动用民工八十人,十一月三日,回填结束。其时,正值日本明治节,日方请道士在墓前作了谢土仪式,以保在古墓挖掘后平安无事。
“日方考古队”在挖掘古墓时,还对北沙城旧址部落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