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屋城坐北朝南,北高南低,是一座庞大而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城楼置有了望、指挥、联络设施。如遇敌情,易守难攻,既可自卫出击,又有退入群山之路。兴建这种城堡,技术讲究。房屋之间用梁木连接,相互之间全赖其整体结构严谨勾连,又有防震功能,有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整座古城暖夏凉。黄屋城建筑规模宏大,技术精湛,结构牢固,风格独特。
唐、宋时期,大批氏族南迁,他们先驻足珠玑、牛田坊一带。其后,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但也有部分氏族定居南雄,时称客家人。客家人初到南雄落籍,十分艰难,尤其到崇山峻岭寄居的,常受到盗匪、猛兽的侵袭,深受其害。客家人为在当地生息繁衍,不得不摆脱一家一户独居的方式,多集中住在高墙城堡里。如乌迳水城、延村水城、中站城和黄屋城等。住在城堡里的客家人,民风淳朴,生活方式与市区略有差异。
距南雄城58公里的百顺镇,街南有座黄屋城,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至今有600多年
梅关豪头村红军标语保存在南雄小梅关豪头村赖兆昆住屋外墙上。长6米,字方大50×50厘
南雄市油山镇平林村有一所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创办的书院,叫孔林书院(废于宋末,历
瑶坑旧址位于南雄市黎口镇瑶坑村。1938年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为了便于广大人民群众
万善庵,前称“巧呈寺”,坐落在南雄市郊的洋汾水村西南面。该相传建于明代,几经兴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