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单境内的黄河故道,就是这次改道后的遗迹。自1855年到建国前近百年间,黄河故道基本上是废河。每逢旱季,河床及两岸滩地干裂;雨季则往往是河水漫溢,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注意改造和治理黄河故道。在此植树造林,护堤固沙,修建了浮岗、尖咀王庄等水库,基本做到涝能排、旱能抗的局面,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故道两旁的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双手、聪明才智,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开发黄河故道。
大堤两旁,如今已是林带如织,果树成行。每到春天来临,故道里总会飘出沁人的花香,引得众多远近养蜂者来此放蜂。堤内,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并发展了有特色的农副业,黄河故道的玫瑰种植已达万余亩,年产玫瑰花10万公斤以上,每年古历五月,玫瑰花盛期,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引得外地客商到此游玩、洽谈商贸。在低洼成片的地方,深挖成塘,或养鱼,或种芦苇等,以此提高效益。现在手工业发展更为迅速,两岸人民兴建了许多大型蜂蜜厂,成为菏泽地区蜂蜜主要供应地之一。
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据民国本《单县志》记载,从宋代到清未,单县建
东沟河湿地公园,依托东沟河下游荒滩而建,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
朱家大院始建于明代中末期,历经近10代人的改建、扩建、修缮。鼎盛时期,大院分成诸多院
湖西革命烈士陵园原名为湖西区抗战烈士陵园,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专署、军分
黄河故道横卧单县南境,与单县城最短距离20多公里。西起单县、曹县接壤的高韦庄镇、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