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光旧居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
解放后,该建筑曾为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等人所居。基本上保持着原有风貌,保存状况较好。1989年,陈裕光去世后,该建筑房产权归其子女所有。1995年7月12日,该房产捐赠爱德基金会所有。翌年,该建筑经过修整后,为爱德基金会使用。现保护状况较好。
陈裕光,号景唐,1893年3月7日生于南京。祖籍浙江省宁波,随父迁家南京,1905年入南京汇文书院附中求学。1911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1922年夏后,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化学系主任,主讲有机化学,兼学校评议会主席,并主持编译柯威和史罗荪的《科学与世界改造》,他还曾两次担任代理校长职务,期间与蔡元培、范源濂、马叙伦、陶行知等交流和切磋,使他在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方面的工作更有成效。
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恩曾公馆旧址西流湾6号。该建筑建于1927年,西洋风格,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334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下午,避难于国际安全区的平民和已解除武装的军警共二千余人遭日军
原国民政府华侨招待所旧址位于中山北路81号。该建筑始由我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范文照设计
加拿大大使馆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天竺路3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
日本神社旧址,位于中国南京市鼓楼区五台山1号,五台山体育中心东侧,原为侵华日军仿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