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木雕历史悠久。民间艺人大胆吸收北方民间建筑木雕、江苏彩绘木雕、南京仿古木雕等艺术精华,从而使甘谷木雕艺术融南兼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民间木雕艺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种。圆雕又称立雕,可四面观赏;浮雕是把物象雕刻在较薄的体积上,只能从一面欣赏;透雕可从正反两面欣赏。建筑装饰木雕的主要部位是梁架、檐板、窗扇、门柱等,题材主要有各种花卉、云水纹饰、龙凤呈祥、二龙戏珠、骏马奔腾、松鹤延年、八仙过海、蟠桃盛会,以及戏曲人物、民间故事等,体现了歌颂盛世、寓意吉祥的主题。家具及门窗是新时代甘谷木雕艺术的又一表现领域,尤其是一些婚嫁家具上,雕故事,雕花卉,刻神仙,福禄喜寿,吉祥如意。许多家庭在客厅里做成博古架,放置木雕工艺品,体现了新时期人们对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甘谷木雕刀法细腻传神,想象丰富,工艺精巧。在县内,民间木雕艺人除了专门从事木雕艺术外,有的能工巧匠还采取雕、琢、镂、刻、剔、嵌等手法,刀凿并用,将木雕与砖雕、石雕、脊兽雕刻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甘谷木雕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酥圈圈甘谷酥圈圈具有色泽金黄、香酥脆绵、油而不腻、耐存久放之长处。据传,酥圈圈是由清
“三红苹果”:产于金川乡、白家湾乡,以质优闻名。
浆水面又叫“酸饭”。《吕氏春秋》载:“文王嗜菖蒲菹酸菜,孔子闻而服之,缩頞而食之三年
党参为多年生草木植物,花黄绿色,结蒴果,成熟时黄褐色,根入中药,有补气生津作用。甘谷
甘谷宫灯制作技术从清同治初年起有较大发展,距今已有160多年。灯的形状正方形,一灯四
甘谷扇鼓是古老的民间打击类乐器,早期为祭祀法器,后多见于民间社火等活动中。扇鼓制作工
又称香袋、香囊、荷包,古称“容臭”。据说此俗来自对屈原的纪念。屈原因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甘谷素面亦称葱花面,制作较为简便,将麦面和好后,稍加食用碱去酸,经反复揉制后擀成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