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柑茶清凉解渴,酸中带甜,有治疗扁桃腺发炎、咳嗽、降火气等疗效,是大湖、头屋一带著名的特产,位居明德水库北岸公路起点的明德村,即是酸柑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酸柑茶于饮用时,须先将果皮及茶叶切碎,加冰糖稍加搅拌,冲上热水即可;惟此茶性凉,饮用时勿过量。(苗栗县)
客家,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人喜欢喝“擂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客家人尤其是居住在台湾的客家人还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则鲜为人知。酸柑茶,是中国客家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台湾桃园、新竹、苗栗、屏东山区客家居住地,其饮用的普遍程度仅次于“擂茶”。酸柑又叫“酸橙”,芸香科,果实比普通的柑橘大,皮厚而粗,果肉酸涩,不堪入口。客家人用酸柑同茶叶一起制成“酸柑茶”则非常可口,并且还有降火气,治疗中暑、食欲不振、咳嗽或扁桃腺发炎等功效。台湾高山族的人们也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
“酸柑茶”的制法是,先把7~8分熟的酸柑采下,贮藏10多天,待酸柑皮软化,捏压时感到柔韧,有利于制作,否则在加工过程果皮易于破裂。制作时先用小刀在蒂部挖一个直径为3~4厘米的圆洞,要注意的是,这个洞的大小要预先计算好,因为被挖起的连蒂的酸柑皮,要留着当盖子用。然后用金属汤匙把酸柑肉(囊瓣)挖出来,置于容器内,加上茶叶和几片柠檬、佛手之类的中药材,搅拌均匀后再塞进空酸柑内,并将刚挖下的酸柑皮盖上,且用线绑牢。绑牢后用木板将酸柑压成饼状,然后放在蒸笼里蒸熟,再取出晒干。如遇阴雨天,可挂在炉灶上方烟囱管旁烘烤干。等到酸柑皮从金黄色转变为黄褐色,直到变成又硬又粗糙的黑褐色时,就成了“酸柑茶”。
饮用“酸柑茶”时,要把整块的“酸柑茶”连皮切成小片,这时可以闻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和稍微甜腻的陈皮香。用开水冲泡,即可饮用,浓淡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些冰糖则另有风味了。品饮“酸柑茶”,酸、甜、苦、香,涩,五味俱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喝酥油茶,您不知藏家生活的温馨;不饮青稞酒,您难晓藏家情的浓烈。”这是藏族民歌中
老砍刀卖的是小锅单煮,当街的炉灶甚为庞大,红红的炭火把铜锅烧得呼啦啦作响,用的铜锅和
红河小芒果是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的特产。红河小芒果,形如猪腰子状,成熟时色泽鲜黄,汁甜
朝鲜族辣白菜是朝鲜族世代相传的一种佐餐食品,在吉林省朝鲜族的家庭之中,不论粗茶淡饭,
从江香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从江香猪是我国珍贵的微型地方猪种,具有体型矮小、肉质细
罗甸县边阳镇制作的荞灰豆腐,全国独一无二,是极富盛誉的地方副食品,用它制作的菜肴,清
于新明市场旁开业至今近40年,然而口味、店面风格却始终没有改变,不时传出浓郁牛肉香,
广南高峰黄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高峰牛为亚热带山地黄牛,属华南型文山牛的一个代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