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面包树,董棕,在独龙江的云南旅游地怒江州马库和福贡的腊竹底生长的董棕被当地群众叫做“斯叶黑”,意思是能出面粉的树。一般生长在独龙江河谷和腊竹底阴凉的深箐里,一般五六十年才成熟一次,高五六十米,直径达一米,树叶宽一米左右,长三米多,与芭蕉叶十分相似。董棕的根、茎、叶都可以食用,富含淀粉,把树砍下,用木棒或斧头在树干上不断敲击,淀粉便一团一团地震落下来,晒干后就是细面粉,可以烙粑粑或用油煎吃,松软适度,味美回甜,还可以用开水加糖冲食,味鲜可口。同时也是止泻的良药。一棵董棕可以使一个三五口人的家庭渡过个把月的饥荒,所以,董棕被云南旅游地怒江州独龙族称为“面包树”,备受珍惜。
彝族人将土豆兼作主食和蔬菜,食用时一般将土豆整个水煮、清蒸或火烧的方式做熟,然后蘸干
傣锦,是傣族的一种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织傣锦色,又具有大众化的适用风格。
巩留天山伊贝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巩留县莫乎尔乡特殊的逆温带气候、优质黑钙土、丰富的
唐古拉藏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唐古拉藏羊是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特产。唐
巴塘团结包子,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的一道特色小吃,该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包子有明
大理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均佳的麦面烤饼,是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以喜
磨西老腊肉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磨西老腊肉磨西老腊肉是海螺沟土特产,以当地农民饲养的
兰坪县营盘镇岩头办事处,出产一种小柿子,这种柿子个头只有一颗普通的水果糖那么大,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