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大香糯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广西靖西县在抓好稳定粮食总产的同时,努力发展特色优质稻种植,采取“穗选――单枝播种――再穗选――再单枝播种”的循环培育方法,对大香糯进行提纯复壮,提高种子纯度,保持大香糯的特有种性。今年种植的5.1万亩大香糯,普遍获得增产丰收,预计总产量可达2000万公斤。靖西大香糯为全国“十大珍米”之一,在靖西已有8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其穗长粒大、米质洁白、饭软芳香、味美可口等特点而驰名古今中外,有“一家蒸香糯,全村都闻香”的美誉,历史上曾为朝廷贡品。
靖西大香糯是中国十大珍米之一,曾为历代贡品和现代接待外宾用品。靖西香糯的独特之处在于颗粒大、米质洁白、浓郁芳香,蒸煮过程香飘四溢,熟饭质地松软有光泽,米饭放置两天,表皮仍不发硬。主要产于靖西县的新靖、化峒、岳圩、地州等乡镇,尤以新靖镇东利村的香糯为最纯、最软、最香。有人这样形容靖西香糯之香:“一家煮饭十家香,十家煮饭香满庄。”
宋代时靖西就开始种植香糯,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编写的《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州属所产圆大光泽,著名珍珠糯最佳,”珍珠糯即是现在的香糯。改革开放后,靖西香糯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靖西县把香糯生产列入产业化开发计划,当作农业主导产业项目来开发,增加投入和科技含量,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香糯,使香糯种植面积从原来的0.8万亩扩大到2004年的1.5万亩,年产量5000吨,年产值1500万元。盛名之下,近30年来,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曾多次调运靖西香糯招待外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有关部门就专门用飞机从南宁调运靖西香糯进京,用于招待。曾经吃过靖西香糯的日本田中首相和各国贵宾,对靖西香糯赞不绝口。
地域范围
靖西大香糯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6′~106°48′,北纬22°51′~23°34′之间,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99公里,地域保护范围面积48437.88公顷,年总产量4500万公斤。主要包括新靖、化峒、同德、湖润、岳圩、壬庄、龙邦、安宁、地州、禄峒、吞盘、南坡、安德、龙临、果乐、新甲、武平、渠洋、魁圩等19个乡镇共282个行政村。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靖西茂糯谷粒淡黄色,平均长7.4mm,宽3.9mm,长宽比为1.9︰1,平均千粒重31.4g;米粒平均长5.3mm,宽3.1mm,长宽比1.7︰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香味浓,粘性好;靖西蜜蜂糯谷粒花褐色,有芒,平均长7.9mm,宽4.0mm,长宽比为2.0︰1;平均千粒重34.5g;米粒平均长5.5mm;宽3.2mm,长宽比1.7︰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清香,粘性好;靖西长芒花斑糯谷粒呈粽红与淡黄色相间,平均长8.1mm,宽3.9mm,长宽比2.1︰1;平均千粒重35.9g,米粒平均长6.3mm,宽3.5mm,长宽比为1.8︰1;蒸煮米饭洁白油亮,气味清香,粘稠柔软。 (2)内在品质指标:靖西大香糯粘性好,胶稠度达56—117mm,阴糯率为0.6—0.8%,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支链淀粉等营养成分,其中直链淀粉含量0.9—1.5%,支链淀粉含量82.4—86.5%,蛋白质含量6.82—7.54%,氨基酸总含量4.61—6.58%。 (3)安全要求:产品符合NY5115-2002《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
目前,市内种植的桑树以沙二×伦109为主,桂桑优62、12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扩
靖西金银花,是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的名优特产。产地范围广西百色市靖西县境内山区均产,其中
桂西鸭品种描述产地与分布:主产于广西靖西、德保和那坡一带,属大型肉蛋兼用型。外貌特征
靖西化峒香猪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的实用型工艺品,靖西市所产的壮锦在解放前已享有盛名。壮锦以原色棉纱
靖西最有名的特产之一就是山楂.这里的山楂青中带黄,香气四溢,结在高大挺拔的山楂树上.
广西靖西一带乡村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在山野间对歌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
功效:手脚冰冷、活血调经、防治脸部黑斑、润肺补血气。材料(一人份):黑木耳一两田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