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爱吃烧鹅,深井烧鹅这道菜在广州酒楼往往是招牌。不少人知道深井烧鹅来自香港,但在黄埔深井村却有另一种传说。
深井是长洲岛的一个村,始建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个村里养出来的鹅,肉质肥美细腻,制成的烧鹅表皮酥脆,肉嫩多汁。奇怪的是,只有深井村养出来的鹅才具有这种特色,别的村,就算是紧靠着深井村,养出来的鹅也大不一样。
据说,深井村原来养的鹅也没什么特别。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讨饭老头,衣衫褴褛,满面灰尘,身上还散发着一阵阵奇臭。跟在老头身后的,还有一头大鹅,但是也和老头一样,浑身上下都灰蒙蒙的,看不出原来的毛色。
深井村的村民见老头挺可怜的,于是决定集体收留他。老头就在深井村住了下来。别看老头瘦瘦弱弱的,吃起饭来可一点也不含糊,三五个小伙子加起来的饭量也没有他大,而且吃完就睡,从来不干活。那头鹅也吃得比别的鹅多很多,从来不下蛋。但是,村里的人一点也不嫌弃他们,每天都是热饭好菜热情招待。
老头一住就是三年。三年后的一天早上,村民们发现老头不见了,只留下了那头鹅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叨扰三年,无以为报,唯留下白鹅一头,略表谢意。好人好报,后会无期。”说来也奇怪,这头三年来从没下过蛋的鹅开始下蛋了,而且,孵出来的小鹅养大了,制成的烧鹅肉质特别鲜美。慢慢地,深井村的烧鹅成了远近闻名的抢手货,深井村的村民也因此过上了好日子。这时,他们才明白老头的留言里所说的“好人好报”的真正含义。
黄埔蛋是一款价廉物美的传统名菜,状如一块光亮金黄的布,因出自黄埔船民之手,故名之。据
田螺与石螺不同,它的特点是壳薄肉厚。与一种叫紫苏的芳香草同炒一镬,便会产生一种香中有
据说,裹蒸粽起源于肇庆,正宗的裹蒸粽体形无比巨大(当然是比起我们平时能买到的那些)。
据了解,黄埔宴是为了配合黄埔旅游业的发展,黄埔区旅游局和多位名厨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论
话说在波罗庙西面有两座螺壳山,一座在珠江北岸沙埔村之东,另一座在珠江南岸的番禺境内,
南岗鱼包南岗鱼包是南岗及与其毗邻一带的特色佳肴,享誉遐迩。其制法分两步:一、鲮鱼去鳞
相传光绪年间李鸿章赴粤巡视,途中突患急病,重金请遍全广州的名医疗诊却未能查出病因。不
深井软骨鸡,在我国抗日战争前与“黄埔蛋“齐名,这种鸡,鸡苗是普遍的,被水土居民用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