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陇红”番薯亦称为“后陇红心仔”番薯,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后陇村。
后陇(亦名鹤陇)自然村创建于宋代。明代嘉靖初年,后陇村农民苏阿礽从当时的潮州府辖地潮阳县陂头村移植来的“陂头黄”番薯,由于土质不同,原来的“陂头黄”薯质发生变化,薯皮由淡黄色变为赤色,薯肉也由桔黄色变得红若辰砂,原本烂口的薯质变得润而柔,极其耐煮,不香不甜的味道也变成香似菱荷,还带有几分蜂蜜的甜味。自此,“陂头黄”变成了“后陇红”。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后陇村学子苏志仁中甲辰科进士,授池府推官,不久又迁升入朝任中宪大夫吏部主事,成为潮州府历史上著名的七俊贤士之一。一次,他从京城回故里省亲,特意带上一篮“后陇红”回京,在其华诞之日,做为宴会的一道菜请六部GY,百官品尝后,无不交口赞叹。一时间,“后陇红”名噪京华,誉满朝野。
很快,嘉靖皇帝、明世宗风闻“后陇红”的美名,也品尝了这种番薯,末了,喷喷叹道:“‘后陇红'真是稀世佳珍也!”。此后,“后陇红”就被钦定为朝贡礼品而闻名于世。据说明代朝廷的大内贡品录及潮州府的地方志均有明确记载。
时至1960年,被选为上京参观团代表的后陇村人苏杜清,也将“后陇红”作为礼品敬赠毛泽东主席。名人品尝“后陇红”的轶闻历来颇多,清末,广东虎门要塞提督方耀莅临潮州时,品尝“后陇红”后也大加赞赏。广东省特级厨师朱彪初编著的《潮州菜谱》一书中,将以“后陇红”为主要原料烹饪的菜收录为高级宴会甜菜菜谱。
“后陇红”番薯的吃法是煮成甜品。具体的做法是先去皮,然后切片、再浸水、晾干,之后连糖、水、薯片一并下锅,用慢火熬上一天,吃起来感觉柔润、细腻、香甜无比。至今,后陇人在与亲友往来中送红心薯也是一种时尚,旅居海外的乡亲回国时更不辞辛劳将这些又沉又重的番薯带到异国他乡。
潮汕贡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潮汕有许多带“贡”字的食品:“贡菜”、“贡腐”、“贡菜脯
品种来源:1994年从潮安县赤凤镇峙溪村竹梅实生群体中选出的优株特征特性:树姿较开张
潮安县文祠镇是盛产枇杷的地方。该镇的赤水村,每逢枇杷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枇杷树,暗
潮州老婆饼”形状小巧,口感细腻,犹如小女人一般细致周到。诱人的金黄色外皮,里头一层层
潮安磷溪杨桃,个硕味甜价格高。潮安县磷溪镇种杨桃已有数百年历史,八年前“快刀”将田里
浮洋泥塑产于潮州市浮洋镇,是用江泥作原料制成的民间泥塑工艺品,与天津泥人张、江苏惠山
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油柑,又叫“油柑子”,是落叶小乔木,果实肉质,球形,成熟时成赤黃色或淡黃色,可以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