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毛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河蟹、螃蟹。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绒鳌蟹属。毛蟹体宽扁平,背部呈墨绿色,腹部白色,五对胸足伸展于身体两侧,左右对称。第一对螯足特别发达,呈钳状,前部密生绒毛。蟹壳表面凹凸不平,分成多个小区,每一个小区与内脏相应。
毛蟹为杂食性动物,穴居,夜间觅食,荤素皆宜,但偏爱动物饵料,喜食鱼、虾、蚌、螺动物内脏。既能酷食,也忍饥饿,食物不足时,同类相残,食物丰富时便大量摄食,并将营养贮藏起来。
毛蟹为洄游性水产动物,在淡水中生活两秋令即可达到性成熟。至秋匀之交,自江河顺流入海,进行0产卵。雌蟹将卵抱于肢间,第二年早春或初夏回游到河口附近孵化,经变态成为幼蟹。幼蟹随湖水进入河口,而后逐渐迁移到淡水水域中定居生活。近年来,人工孵化蟹苗数量大增。
东平湖毛蟹因个体大、膏满、黄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人们喜爱,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畅销产品。据史料记载,1958年以前,东平湖内有一定数量的毛蟹,自陈山口大闸兴建后,切断了毛蟹的洄游途径,加之黄河水位不固定而绝迹。自1975年开始向东平湖人工放流蟹苗450千克,毛蟹产量大幅度上升。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毛蟹池塘代养殖已逐步推广。2000年,全市池塘养殖面积5000多亩,网围养殖面积达1.2万亩,年产成蟹500余吨。
东平湖菱角又称青菱,为东平湖特产之一。按角的多少可分为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和无角菱
酱汁鲤鱼是我县沿湖乡镇食用和招待客人的常见菜,其基本做法是:取重约1公斤的湖产活鲤鱼
琉璃枣是我县民间传统名菜,1958年,我县名厨师刘德如之父刘学增参加省里群英会,在烹
圆葱具有通肠、活胃、顺气、清理肠胃之功能,其药用价值高于食用价值,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
大羊薄皮核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羊乡地属山区丘陵,土壤较肥沃。长期以来,核桃是传统
层饼,又叫“瓤子饼”,是接山乡一带的名吃之一,历史上以鄣城村路边客栈制作的风味最美。
明朝正统元年(公元1346年),我县回族人从北京春树胡同南迁落户而来,因回族都有从事
安山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安山大米种植区分布于商老庄乡大安山村以西、八里湾以东的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