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板鸭是江南省著名的特产。外形美观,色泽白净,皮薄肉嫩,尾油丰满,骨脆可嚼,味香可口,诱人食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的腊味珍品。
早在清朝(1850年)时,南安府(即面在的大余县南安镇方屋矿一带)就有板鸭生产。当时是一家一户加工,名曰:“泡腌”。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和出口价值,对“泡腌”在色、香、味,型上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重视对毛鸭的育肥,并用辅板造形等,使鸭身成为桃圆形,平整干爽,因而得名:“板鸭”。由于板鸭生产发源于南安府,故定名为南安板鸭,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
南安板鸭属大余老牌正宗板鸭,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100多年前就出口东南亚、香港、澳门等地,曾获省、部优及国家银质奖。特色是皮色洁白,皮薄肉嫩,骨脆可嚼,尾油丰满,味香可口等。制作方法是用大余特产“大余麻鸭”生鸭腌制而成。鸭体扁平,外形桃圆,肋骨“八”字形,背部与翅骨及腿骨平行,呈倒“八”字形,尾部半圆形,尾油丰满不外露,肥瘦分明,有狮子口、双龙珠、双挂钩、关刀形等形状,白边一指宽,皮色奶白,瘦肉酱色,咸淡适中。将鸭腌制晒干后,需食时,放在锅内蒸熟即可。具有瘦肉甘香、肥肉不腻的特点。是席上佳肴和馈赠礼品。
包芭蕉米果(粽子又叫角黍、筒粽):粽子的由来已久,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中,已有
属大余民间传统美食。它是由上等糯米、蜜枣、花生仁、苏榄、金桔饼、核桃、冬瓜条、芝麻、
搪皮(也称汤皮)以大米加水磨成浆,置于簸箕内,搪成薄浆,入锅内蒸熟即可食,可随意加佐
大余金边瑞香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余是“中国瑞香之乡”。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八十里平
属大余传统风味名点。用精面粉、猪膏油、鸡蛋精制而成,并配以鸡腿丝、火腿丝、*烧肉及香
属大余传统的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待客佳肴。此酒香甜可口,活血补气。采用的原料是由薯莨(
赣南的荷叶肉是用荷叶垫笼底,大块肉蘸香料、米粉放在叶上蒸熟后,又用荷叶一叶包一块肉,
牡丹亭牌多味花生是大余牡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大余食品厂积多年实践经验,一九八八年率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