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折扇,又称“九华折扇”,九华山周边乡镇生产。“佛”字牌系列产品数十种,其中黑面扇、水磨玉骨扇、黑面描金九华山全图扇颇为畅销,大型宣纸面扇远销日本。青阳折扇,明代已跻身于国内名扇之林,由池州青阳县九华工艺厂生产。清康熙、乾隆年间为岁贡之物,用金粉在黑折扇上绘九华全景曾轰动一时。
青阳折扇选用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种木料的。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还有镂空边骨,内藏极细小三十二张牙牌的。有镂空通身,填满异香的。更有空圆钉铰中,藏着极小骰子的。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还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状,更有些扇骨钉铰藏在里面,外表一点儿痕迹也看不出来。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五色缤纷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的,有洒金的。[3]
历史
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南齐书》上说:“褚渊以腰扇障日。”,这“腰扇”,据《通鉴注》上的解释,“即折叠扇。”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市井有制,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 青阳折扇在明代就已脐身名扇之林,清代更是受庞于天子面前,是朝廷的贡品,真是“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来”。现在九华山折扇已有20多个品种,畅销于国内外市场。自1981年以来,九华折扇在全国或全省折扇评比中连获三项奖。
云沛牌东堡小磨麻油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的特产。云沛1华山小磨麻油专用当地九华山高山处
黄石毛峰,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相传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复年间(公元901~90
在深山老林处选择黄栗树、罗汉条等,雕成天然百兽拐杖。杖头刻有龙头,寿星或各种佛。
竹制品。九华山盛产毛竹,质地优良,为竹制品生产和加工提供有充分的条件。传统的竹制品有
大盘牛肉的原料:新鲜黄牛牛腩400克、牛板筋300克、卤水豆腐400克、抱腌菜(新鲜
冻米糖是安徽池州市特产。农村家家切糖,即制作“冻米糖”。做冻米糖的米,得用上好的糯米
九华山黄精是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的特产。九华山成品黄精以天然黄精为原料,经过九蒸九晒工
臭鳜鱼是一道青阳县名菜,别有风味。它统称“桶鲜鱼”,又俗称“腌鲜鱼”。所谓“腌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