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产—白煮肉,北京传统名菜,汁浓味厚,入口滚烫,吃过的人都赞它: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嫩而不烂、薄而不碎。再点缀上碧绿的香菜与晶莹的酱汁,看上去就透着香气,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 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凡要煮肉,先将皮上用利刀横立刮洗三四次,然后下锅煮之。随时翻转,不可盖锅,以闻得肉香为度。香气出时,即抽去灶内火,盖锅闷一刻捞起,片吃食之有味。(又云:白煮肉,当先备冷水一盆置锅边,煮拨三次,分外鲜美。)
特产文化:北京传统名菜,此菜创始于明末的满族,约有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北京“砂锅居”饭庄制作此菜最为著名。传说,清乾隆六年(1741),砂锅居初建时,用一口直径 133厘米的大砂锅煮肉,每天只进一口猪,以出售白肉为主,由于生意兴隆,午前便卖完,摘掉幌子,午后歇业,于是在民间逐渐流传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
特产功效:猪肉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京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绣是指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京绣有200多
北京牙雕以小件器物居多,一般是文具用品摆件等文玩,清代晚期也曾出现大件作品,多为立体
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也有用杨梅代
虎骨酒的产地是中国北京。虎骨酒是明朝的大药物家李时珍发明的,虎骨酒主在古代中国,老虎
金糕就是山楂糕,制做金糕始于清代中叶,是北京传统风味食品。当年慈禧太后爱吃这一口,专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营养的小吃品种。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
菊花,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原产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战国时代,楚国
草桥菊花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草桥菊花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农业服务中心丰台区花乡草桥村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