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广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
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献殿、大雄宝殿和如来殿(后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斋堂及客房。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4.6米,深11.4米,高1.33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四周围廊,廊柱间设青石质栏杆、栏板,前檐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球纹隔扇门,柱头两端设骑马雀替,上镂雕龙凤图案。殿内正中佛台塑三世佛,殿内存有明清佛像997尊,新佛像51尊。殿外槛墙共嵌蒙文功德碑137通,均为道光九年(1829)刊立。庙内存明清佛像共1176尊,清梵钟1口,清顺治十六年(1659)刻印藏文《丹珠尔》经108函,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古城关帝庙,位于五台县台城镇古城村西侧。始创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坐东向西,占地
五级福田寺,位于五台县东冶镇五级村中。据碑记,该寺建于大清嘉庆六年(1801)。坐北
南茹戏台,位于五台县茹村乡南茹村。寺毁仅存戏台,创建及重修年代均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
殿头文殊寺遗址,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殿头村北侧。文殊寺始创年代不详,明朝重建,毁于二十世
阎锡山东山工事驼梁段,位于五台县门限石乡老保沟村东南5公里的南驼梁山(玫瑰驼)。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