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严寺(第五批省保)
时代:元、清
地址: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黄岩村中
据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乐平县志》、清雍正十二年(1734)《山西通志》、民国4年(1915)《昔阳县志修编》及重修碑记载,福严寺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清顺治十四年(1657)、清咸丰九年(1859)、清同治二年(1863)屡有修葺。坐北面南,一进院落布局,原有大殿、南殿、戏台、钟鼓楼、东西配殿、东西配房、东西廊庑等建筑,现仅存大殿、钟鼓楼、东西配殿、东配房、东廊庑。现存建筑中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清代建筑。
大殿平面近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前后剳牵通檐用四柱,柱头卷刹圆和。前檐斗栱共计7朵,均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补间铺作采用斜拱,平面呈“米”字形,横栱采用鸳鸯交首栱,栱端斜砍,栱瓣明显。门窗已改。整座大殿屋面举折平缓,出檐较远,斗拱用材较大,梁架系自然弯材砍削而成,元代遗风尤为明显。
寺内另存福严寺重修碑3通,残经幢1座。
福严寺大殿为元代遗构,其梁架结构体系、襻间节点构造、铺作材等大小均体现出显著的元代特征,特别是前檐补间的六铺作斗栱,采用米字形斜拱与鸳鸯交首栱做法,使力学功用和艺术形式巧妙组合成有机整体,是研究晋中地区元代山寺建筑的宝贵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