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天圣铜钟位于平凉市崆峒区治平寺。寺院已毁,不知原址,仅存钟。抗日战争时期,钟移至东门楼,用为报警,解放初期迁至柳湖。1981年移宝塔院(现区博物馆)建亭保护。钟为北宋天圣七年(1029)铸。高1.7米,口径1.14米,沿厚0.85米,为青铜质,重约1500公斤,钟顶有兽首钮,口沿为连弧六角形,钟身有莲瓣纹、团云纹、圆形纹饰和“皇帝万岁”、“乘佐千秋”、“国泰民安”及当时地方官员名称及佛像、狮子、天王等图案,造型古朴,浑厚大方,图案形象生动,刻工精美。保存较好,对研究宋史和宋代铸造工艺有重大价值。
延伸阅读:
·甘肃省第一至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水库水利风景区位于平凉市以西12公里处。景区与崆峒山一衣带水,是依托崆峒水库宽阔
瓦窑山遗址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下甲积峪村东南6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
"西来第一园"--太统森林公园,位于崆峒区西郊3.5公里处,占地面积21.7万亩,属
崆峒山后峡景区以丹霞地貌地质景观为主,海拔高达1700~2000米,分布有诸多的峰林
明代平凉宝塔位于平凉市城区,建于明弘治年间,为七级八棱锥状体仿木楼阁式砖塔,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