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的宗旨是为边区培养政治坚定、廉洁奉公、新民主主义的行政工作干部。
1941年6月24日,行政学院第一期毕业生200多人举行毕业典礼。林伯渠院长在讲话中勉励毕业学员为边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服务。
1943年7月,行政学院开始大规模培训干部。到年底,已有学员和训练班干部2000多人。秋季,学员们自己动手,建造校舍,并建成大礼堂1座。
1944年5月,行政学院被合并到延安大学,改为延大行政学院。延大校部搬至行政学院院址办公。
行政学院在单独办学的4年当中,共培养和训练干部2200多名,为边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行政学院旧址,位于延安南关半山腰,即今延安制药厂一带。保留数百孔土窑洞,多为群众居住。该院礼堂现仅南面墙壁尚存。
新文字干部学校旧址1940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新市场开办了新文字训练班。训
陕甘宁边区民族学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沟村。194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
“四八”烈士陵园是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延安市区北7公里的李家
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杨家岭村。中央大礼堂由杨作材、张协和等负责
中央书记处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枣园镇枣园村。这里原是富户申有安的果园,后由国民党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