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
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现存造像大部分为隋唐时期建造。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
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龛较多。两处共有12个洞窟,6座佛龛,47尊造像。西崖第一、二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佛像体量较大。第一窟主佛由隋皇宫所刻,高5.5米,极为珍贵。南崖上有9个摩崖造像龛,内凿佛像,体量较小。此外,慈善寺石窟窟壁内外还保留有唐代至明代的题记、刻经5处。
慈善寺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冼炼,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隋唐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它的建筑和雕刻样式曾是当时建造石窟的范本,因而保存下来的洞窟建筑也十分珍贵。2001年慈善寺石窟作为隋唐时期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溪桥石窟·唐、明·麟游县九成宫镇塑料厂后院。保护范围:东至麟溪桥东侧,西至19号龛
蔡家河摩崖造像·宋、明·麟游县九成宫镇蔡家河村东北。保护范围:造像边沿向东28米、向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麟游县,是一处隋唐时期(公元581~90
千佛院摩崖造像在县城西南15公里处,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处从西坊村口源溪而行
杜阳县故城·秦~汉·麟游县招贤镇招贤村东。保护范围:东至招贤中学东边小溪,西至杜水河